4.3.2 家禽。一是改善圈舍外部环境,通过在房顶加盖草垫、舍围搭二层遮阳棚、或栽种葡萄、南瓜等藤蔓类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日照强度;二是最大限度增加圈舍的通风,包括圈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开放式畜禽舍,人工安装风扇正压通风; 封闭式畜禽舍安装排气扇负压通风,湿帘降温等。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对流量,确保空气流通。湿帘降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纵向通风降温法,适用于密闭式鸡舍,可使环境温度下降15~20℃。如位于巴南的重庆恒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采取封闭式鸡舍,高床笼养、湿帘降温,排风扇负压通风;三是洒水降温,可有效缓解家禽的热应激;在圈舍地面洒水、屋顶喷淋、舍内喷雾等均可起到环境降温的目的。注意尽可能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降温效果较好;四是尽量降低饲养密度,饮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适当增加饮水次数和饮水量;五是科学饲喂。家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3-23℃,气温高于25-30℃,食欲与采食将受到影响。为此,早上加料提前,下午少喂,晚上加喂夜料,合理调整喂料时间,凉爽的时候家禽吃料多利于产蛋。食槽内要保持充足的清凉水,供禽饮用;六是科学补充维生素、中草药等,可有效缓解家禽的热应激。1、在饲料或饮水中每吨添加100克~150克的维生素C,不仅能提高鸡产蛋率,而且还能增强鸡对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2、在饲料中添加1%的小苏打;3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药物,以预防中暑。(1)用车前草和淡竹叶各100克,水煎取汁拌喂服。(2)用新鲜西瓜皮2000克,捣烂加白糖100克,搅拌均匀喂服,每天2-3次。(3)也可用石滴水、人丹丸、藿香正气水口服;七是增加营养,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以便家禽在采食有限饲料量的时候也可达到相应的营养要求。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由于鸡对能量饲料的采食量降低以减少自身的产热量,使其它营养物质的摄取量也相应减少,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这就需要用含较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予以补偿。(1)在日粮中添加1%~2%的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能量的补充, 可降低鸡热生产和热增耗,有助于维持蛋鸡产蛋率和蛋重。(2)注意氨基酸平衡,适当增加日粮中可消化粗蛋白的含量,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3)鸡对能量需要的采食调节能力差,可提高配合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采用代谢能为11.9~12.3兆焦的日粮。
4.3.3 牛羊。一是增设防暑降温设施。降低饲养密度,搭建凉棚,强化圈舍通风,有条件的采取风扇、喷水降温,严防牛羊中暑,减少高温带来的损失;增设抽水设备,保证养殖场牛羊的清洁饮水;对散养户,要改白天敞放为每日早、晚各放牧1次为宜,尽量避免中午高温直晒。有条件的地方,水牛要在牛滚凼中每日滚水1-2次;二是加强饲养管理。用干草补充青草不足,确保牛羊需要饲草;适当添加配合精饲料,增加牛羊营养需要;规模养殖场(户),目前正是收割秸秆时节,大量进行微(氨)贮,可使牛羊安全越冬;加强秋季牧草及饲料作物播种工作,加强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落实一年生牧草,如秋红苕、秋罗卜等的种植等;三是搞好牛羊秋配工作。广泛宣传,提高配种面,做好冻配物资供应,保证肉牛秋季配种;提高配种技术人员服务质量,随叫随到,做到不漏配一头;加强冻配技术培训,提高冻配技术,保证配种率和受孕率。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工作,保证空怀母羊不掉膘,配种采取直配与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山羊配种率; 四是加强牛羊补栏工作。持续高温天气,在伏旱期间,由于缺水缺草,出售的牛羊比较多,必须做好及时补栏,保证正常的畜牧生产;五是储备抗旱药物,防控疫病发生如长时间持续高温,特别是牛羊大户,应注意储备十滴水、霍香正气液及淡盐水、绿豆汤等抗暑药物,若牛羊出现中暑现象,立即让其饮用解暑;同时搞好畜圈及环境卫生,扑杀蚊、蝇等昆虫,防止传播疫病;尽量让牛羊吃饱喝足,膘肥肉满,增强抵抗力;发现牛羊患病,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请兽医人员对症施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