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农业生产抗旱技术方案》的通知


  二、各业抗旱生产技术方案

  1、粮食生产

  1.1 在土粮食

  1.1.1 红苕。重点保一台土的红苕。根据水源条件,在早晚喷施1-2%尿素液,促进茎叶生长。做好磷酸二氢钾、尿素和草木灰等肥料的准备,在收获前的40天左右,用5-10%草木灰水或千分之五的磷酸二氢钾,每亩喷施75-100公斤,每隔10天左右1次,共喷2-3次。

  1.1.2 高山水稻、玉米。雨后适当增施粒肥,作好蓄水的准备;及时动员群众收晒已成熟的稻谷等作物。

  1.2 晚秋粮食

  1.2.1 再生稻。下午或傍晚收割头季稻;及时检查再生芽萌发情况,早晚喷水保芽护苗;雨后检查发苗情况,根据稻田发苗,每亩达10万苗以上的田块,看田施用发苗肥。

  1.2.2 秋洋芋。一是作好种植区域布局(必须布局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以防秋季降温过快薯块不能膨大,绝不能因受灾就盲目扩大生产);二是抓好良种组织调运工作,及时到巫溪、武隆、酉阳、巫山、开县、城口等地调剂调运种薯,选用鄂薯3号、南中552、渝薯1号、中薯2号等早中熟良种;三是根据天气预报提前作好催芽,开好三沟(主沟、厢沟、围沟);四是在雨后及时施肥、盖草、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尽力推广稻草覆盖秋洋芋;五是卡住播期,保证在9月20日前播种完。

  1.2.3 秋荞子。一是作好种植区域布局(重点布局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山区,海拔较低的地方,以防秋季降温过快影响正常灌浆结实,渝西有种植经验的地方也可种植,绝不能因受灾就盲目扩大生产);二是种子组织调剂工作,应选用西荞一号、本地苦荞等高产多抗良种,农户之间应加强组织调剂;三是雨后及时播种;四是卡住播期,保证在8月底前播完。

  1.2.4 秋红苕。一是作好种植区域布局(必须布局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地方,以防秋季降温过快薯块不能膨大,绝不能因受灾就盲目扩大生产);二是选用合适品种,必须选用豫薯王、渝苏303、徐薯18等淀粉含量高、薯块膨大快的早中熟良种,一方面增加畜牧业饲料来源,另一方面为明年推广高淀粉红苕奠定基础;三是加强种苗的培育和调剂工作。由于今年苕苗长势差,各地应抓紧时机重点对长势较好的一台土红苕在傍晚浇清粪水提苗;四是稻田秋苕应开好三沟(主沟、厢沟、围沟),以利排水;五是雨后及时剪尖节苗栽插,最好在8月底前栽完,最迟不超过9月10日。

  2、蔬菜生产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