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农业重点抓好以下几个产业和工作:
  (一)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我市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辖区开展连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决定,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武鸣县和原邕宁辖区(包括邕宁区、良庆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连片推进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建设工作。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即要抓好生产发展和促进生活富裕。生产发展方面:第一,抓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优化,每个行政村有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民人均农业产值年增长10%以上。第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直接带动70%以上农户,收购加工60%以上的优势特色产品。第三,实施科教兴农战略,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45%。生活宽裕方面:着重抓好农民收入。进一步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
  (二)做大做强八大产业
  1.粮食产业
  粮食是我市第一大农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稻米需求大幅度增加,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优质稻生产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粮食年播种面积保持620万亩,产量185万吨水平的情况下,重点发展优质稻,年播种面积占80%以上,其中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占三成以上,在品种安排上重点是扩大国家标准优质稻品种(组合)种植比例,加快形成优质稻优势产业带,提升稻米加工技术水平,主要布局在横县、宾阳、上林及武鸣等县。在加工方面依托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广西农乐米业等龙头企业,实行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和辐射农户70万户,总产值30亿元。
  2.糖料蔗产业
  蔗糖业是我市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广西第二。随着国内外能源需求增加,作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原料之一,优势地位更加明显,发展空间、产业竞争力增强。“十一五”期间,在稳固老基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新基地。加强“吨糖田”建设,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测土施肥、优化品种结构等综合高产技术,主攻提高甘蔗单产和糖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蔗农经济收入。主要布局:巩固武鸣、宾阳、良庆、江南、邕宁、横县、青秀等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上林、马山、隆安等新蔗区。在产品加工方面依托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广西永凯糖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原糖蔗价和糖价挂钩联动的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值达100亿元。
  3.水果产业
  我市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30万亩,产量71.82万吨,位居广西第二,主要品种龙眼、荔枝、香蕉、菠萝等。水果也是我市重要的产业之一,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大量热带水果进口到我国,加上台湾优质亚热带水果的零关税开放,对我市水果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部分传统品种竞争压力大,因此,必须努力推进“优果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全面推广采后处理和果品加工。“十一五”期间,在稳定现有龙眼、荔枝面积,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香蕉、菠萝、柑桔等市场竞争力强、潜力大的水果。区域布局是:香蕉以西乡塘、隆安、武鸣等县区为主产区;菠萝以良庆、武鸣、西乡塘等县区为主产区;柑桔以武鸣、隆安、邕宁、良庆、青秀、江南等县区为主产区。产品加工主要依托金泰尔、万利来等6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鲜果40万吨,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产值15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