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主要农产品指标
  1.粮食。保持年播种面积620万亩,生产能力185万吨,2010年优质谷种植占85%以上。
  2.油料。保持年播种面积在55万亩,产量9万吨。
  3.糖蔗。20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0万亩,总产量达1100万吨。
  4.蔬菜。201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230万亩,总产量达300万吨。
  5.水果。2010年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总产量90万吨,其中荔枝20万亩,产量3万吨;龙眼32万亩,产量6万吨;香蕉28万亩,产量39万吨;菠萝8万亩,产量14万吨;柑桔14万亩,产量16万吨;其他38万亩,产量12万吨。
  6.木薯。2010年种植面积达80万亩,总产量64万吨(干片)。
  7.蚕桑。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年养蚕种160万张,年产鲜茧5.5万吨。
  8.西甜瓜。2010年面积发展到55万亩,总产量82万吨。
  9.畜产品。2010年全市肉总产量60万吨,其中:出栏肉牛26.8万头,肉产量2.68万吨;荷斯坦奶牛养殖超过2万头,生产鲜奶3.8万吨以上,奶水牛存栏1.5万头,产奶量0.13万吨;出栏肉猪480万头,肉产量36.6万吨;肉羊出栏29.1万头,肉产量0.45万吨,家禽出栏2亿羽,肉产量20万吨。
  10.水产品。水产品产量年增5%,2010年总产量达21.5万吨,其中罗非鱼产量达6万吨。
  (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指标
  “十一五”期末,建成粮食、蔗糖、水果、蔬菜、畜牧、桑蚕、木薯、水产等八大优势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优势优质农产品生产格局形成。
  (四)农产品加工业指标
  “十一五”期末,全市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30%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
  (五)科技贡献指标
  “十一五”期末,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标
  “十一五”期末,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快速发展,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达30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达60家;基地产品销售收入占农产品销售总收入60%以上;有70%的农户(约77万户)纳入产业化范围。
  (七)重大疫病防治指标
  “十一五”期间,建立南宁市养殖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市、县区动物防疫体系,检测体系和疫情上报网络体系,规模养殖户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农村散养户的畜禽免疫密度达90%以上。
  (八)农民工培训和转移指标
  “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转移就业10万人,到2010年,力争实现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含现在48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九)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十一五”期间,全市种植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35个,面积150万亩以上,产品认证30个,养殖业无公害基地认定300家,产品认证200个。

  五、南宁市“十一五”农业重点发展产业和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