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四、巩固发展基础产业 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围绕中药材、食用菌、山珍食品、畜牧、高效经济作物、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绿色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构建山区林药型、半山区林牧特型、河谷平原区种养加工型和城郊区农工贸型等优势主导产业带。
  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投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以加工业拉动一、三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重点扶持壮大延吉卷烟、吉林敖东、丹华山珍食品、汪氏蜜蜂园和延边特产实业等龙头骨干企业的规模,提高其辐射和带动功能。努力培育龙井华都养殖、安图长白山生态牧业、延边原始林保健食品、合信药业等新生龙头企业,扩大龙头企业总量。加快推进吉林敖东鹿产品系列加工、珲春飞奴乳鸽加工等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进程。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比重,使其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到201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达到100户,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带动农户占全部农户的80%。
  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有机稻米、小粒黄豆、烟叶、苏子、蔬菜等高效作物基地和中药材、食用菌、山珍食品等特产品基地及牛、鹿、蜂等为重点的养殖基地,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到2010年,力争使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00个。
  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抓好农产品绿色标志认证和特产品原产地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制订道地中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农业监测检验体系,提高农产品监测检验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网络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民协会、专业协会等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推广股份制农业,推进农业产业保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农村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农资连锁和医药连锁经营,进一步发展农村集市贸易。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发展便利店、仓储式超市等新兴流通业态,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式,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调整商品市场布局,加快建设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综合配套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多业态、多层次、多成份的现代营销网络,提高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延吉百货大楼扩建、利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延吉水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产业层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采取“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的模式,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努力形成以延吉-敦化-珲春为核心的物流发展区域,构筑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专业化、社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突破体制障碍,打破部门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基础设施


  按照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投入、突出重点的原则,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继续以构筑和完善全州高等级网络为重点,加大投入,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到2010年,投资100亿元,新改建公路5000公里。加快江密峰至珲春高速公路延边段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幅通车。积极推进延吉至汪清一级公路、珲春至长岭子一级口岸公路、珲春至马滴达二级公路、汪清经复兴至省界二级公路、两江至抚松交界二级公路、开山屯至和平营子三级边防公路建设。争取延吉至长白山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十一五”期末,全州“三横四纵一环十口岸”公路骨架网完成80%以上,延吉与其他县(市)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与乡(镇)达到三级以上连接,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水泥路)。
  铁路。全力推进投资18亿元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至和龙段建设,争取2008年竣工通车。积极协调和争取将珲春至东宁段、和龙至南坪段铁路纳入东北东部通道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图们-珲春-长岭子口岸铁路与俄罗斯马哈林诺铁路的联运,提高州内铁路设施质量和运输能力。
  民航。进一步完善延吉机场功能,增强航空运输能力。扩建延吉机场停机坪和候机楼国际厅,完成航站楼弱电系统改造和跑道全封闭工程,增加航班密度和国内航线,力争开通俄罗斯、日本、朝鲜等新的国际航线。
  海运。实施路港联运的国内跨境海运方式,推进“借港出海”战略的实施。完善延吉经罗津至釜山航线运营,开辟我州经扎鲁比诺至秋田、罗津至清津至釜山航线,新增租借泊位6个至10个,争取开通我州经朝鲜、俄罗斯港口至国内东部沿海地区航线,拓展海上运输通道,大力增加海上运输量。
  二、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超前谋划重点能源项目,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电力瓶颈问题,加快延吉、和龙等重点区域电源、电网建设和改造,扩大供电容量,延长供电半径,提高供电的安全稳定性。积极推进俄罗斯直供电项目。加快能源的开发利用向节约高效型发展,逐步实现煤炭、石油等工业由传统原料型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加工型转移。积极开发煤层气、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促进全州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三、构建有效的水利调控体系  
  树立资源水利观念,在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防洪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州内6条主要江河险工险段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善以水利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乡防洪能力。以图们江、布尔哈通河、海兰江等主要江河的险工险段治理为重点,建设堤防613公里。新建珲春老龙口、安图四湖沟2座大型水利枢纽和延吉烟集河、敦化香水等5座中型水库。搞好8个城市防洪配套设施和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将全州主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
  供水工程。以城市供水为重点,加大城市供水水源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城市居民饮水问题。“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延吉第二水源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同时,改扩建23处乡(镇)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70多万立方米,解决41万人的饮水问题。
  农田水利。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以节水灌溉、灌区改造、人畜饮水、水毁工程修复、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敦化大林、和龙兴进、汪清庙岭等22个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中小型水库省级达标率达到100%。 
  四、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围绕中心城市、重点城市、小城市和重点镇的发展,继续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抓好城镇道路、电网、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居民小区巷路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各县(市)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公用设施功能。 
  五、构建高效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以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安全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社会公共安全工作。“十一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构筑一个支撑体系、实施一大网络工程、建立三大运行机制”,即构筑社会公共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包括建立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安全防控体系)。实施以城市预警与监控网络为基础的综合防控网络。建立和完善实施社会公共安全综合防控的管理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网络运营机制、符合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要求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城镇化

  一、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生产力布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