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边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食品产业。充分发挥长白山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特色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以“生态”和“绿色”为主线,以创立自主品牌为突破口,优先发展烟草、长白山生态食品、民族食品和肉禽加工制造业等具有延边比较优势的食品产业。重点抓好“长白山”牌卷烟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尤其是增加中高档产品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延吉卷烟厂移地改造项目进程。到2010年,卷烟生产规模达到50万大箱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总额20亿元。大力发展长白山生态食品产业。重点发展红松果仁、山野菜、食用菌、蜂产品、林蛙油、人参系列保健食品等六大系列产品。突出抓好矿泉水产业,开发名牌产品,打造名牌企业,以重点项目的建设和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带动长白山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快民族食品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狗肉方便面、长寿汤、冷面等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民族方便食品,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工水平。积极发展鳕鱼加工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提高加工深度,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同时,抓好进口原料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产品原料进口渠道。大力发展畜禽乳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冷鲜肉、肉制品等终端食品,提高加工制造率,增加对外出口贸易。“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
  医药产业。以中药企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为主攻方向,加强资源整合,做大医药产业。培植具有带动功能的大型医药企业和医药集团,建设现代化“北药”基地。以吉林敖东和华康药业为依托,加快“敦化医药城”建设,带动全州中药产业基地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医药产业种植、加工、生产的现代化。加大中药产品的研发力度,重点抓好传统经典药方的二次开发,逐步提高一、二类药品所占比重,加快中药产品作为治疗药物和保健药物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步伐。依托长白山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快中药材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医药产业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药材基地、研发中心、医药产业、医药商业为主的产业化链条。“十一五”期间,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
  能源矿产业。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发展能源矿产业。以煤炭、油页岩、石油等资源开发为重点,切实抓好大唐珲春电厂二期、三期扩建工程、珲春矿务局矿井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珲春矿务局与大唐珲春电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煤电联营。重点实施汪清油页岩综合开发二期、三期工程、延吉热电厂、珲春紫金矿业矿产品深加工和海沟金矿深部开拓及改造等项目。规范资源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延吉盆地油田、敦化塔东铁矿、敦化黑石-官地煤田、珲春煤气层等重点项目的勘查、开发进度,加快珲春红柱石、长白山地热、矿泉水等资源的开发步伐。扩大水泥用石灰岩及新型建筑材料等非金属矿产开采规模,不断壮大能源矿产业,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十一五”期间,能源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和发展。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和中、朝、俄边境风貌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重点,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创新和打造延边旅游精品、名品和特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协作,构建跨域、跨境旅游。加快仙峰、仙景台、防川、满天星、雁鸣湖、老白山、福满生态农业园等重要景点、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全方位开展民俗旅游、边境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度假旅游、产业旅游、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特色节庆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积极开辟国内外旅游市场,培育旅游企业集团。改革旅游体制和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和中、朝、俄边境风貌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强化市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努力把延边建设成为中国自然生态、边境、民俗和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到2010年,培育和发展3-5个国家级旅游拳头产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2.6亿元,年均增长15.7%。
  劳务经济。加强与外国政府及民间团体的劳务合作,积极开拓外派劳务新领域,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完善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简化出国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对外劳务输出的宽松环境。进一步研究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依法推进对外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务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外派劳务综合培训基地,提高外派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层次,打造延边劳务输出品牌。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劳务归国人员转变理财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大产业项目投资,使劳务经济形成“劳务-积累-创业”的良性循环。“十一五”期间,累计外派劳务人员2.7万人次,年均增长5%。实现境外就业人数年均10万人左右。
  房地产业。抓住全州城镇化发展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机遇,突出各类规划先导作用,整合房地产开发资源,培育一批较大规模的开发与建筑企业集团。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城镇廉租房,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进程。大力培育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加强和改善房地产中介服务,积极发展各类新兴房地产中介形式和服务品种,扩大住房消费。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全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机制,培育一批社会形象好、服务质量优、资质等级高的物业管理企业,使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年均增长22%。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50%。
  纺织服装业。依托区位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按照“精化棉纺、壮大麻纺、发展服装”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培育和创立一批自主产品品牌,扶持和壮大一批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和集团,实现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化和提升。根据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精品棉纺产品、高档亚麻制品和符合国内外潮流的系列时装产品,不断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力争到2010年,把纺织服装业发展成为我州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年产1830万米印染后整理生产线、珲春风华制衣有限公司年产60万件牛仔服生产线、延边金龙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28万锭亚麻生产线、延吉长兴制衣有限公司年产200万件“恒源祥”系列童装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建材工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在逐步缩小粘土墙体材料生产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火山灰、石灰石等原材料资源,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大力发展轻质、保温、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逐步形成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支持吉林德全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和运营,积极推进水泥及水泥制品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促进全州建材工业的加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和龙市海清实业有限公司煤矸石新型建材、敦化市年产1.2万吨EPS外墙保温材料、安图县年产60万立方米火山灰轻体保温材料等项目建设。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按照“比较优势、有限目标”的原则,以高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十一五”期间,围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开发成果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创新成果,集中力量,重点投入,力争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中药、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和技术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实施延边畜牧总公司黄牛良种选育及快繁、延边春蕾药业年产3700吨真菌生防制剂、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湿法冶炼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敦化正兴磨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高品位碳化硼等项目。
  文化产业。以建设文化强州为目标,发扬朝鲜族民族文化特色,发掘长白山文化内涵,发挥名人名著优势,促进延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具有经营能力的文化单位面向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调整结构,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做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制作、文艺表演、文化娱乐等行业,重点培育体育服务业、影视产业、成人教育服务业。通过整合、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发挥“龙头”效应。利用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品牌较多的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批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结构合理的大中小企业组织体系。积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推广、宣传、创立新的产品品牌和产品形象,通过品牌开拓市场,带动产业发展。根据延边朝鲜族文艺在国内外已形成的良好品牌效应,将朝鲜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加大创作力度,生产出时代感强、艺术水平高、市场价值大的各类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经济效益。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开拓域外文化市场。以重大节会、展览、比赛为依托,加快发展会展业。到2010年,文化产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年均增长19.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