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持重点文化产业。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领域,形成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现代传媒业。优化整合资源,合理调整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无锡广电集团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经营管理机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形态,拓展延伸产业链,实行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文化产业领军集团。
--文化演艺业。深化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演出市场,整合市内艺术表演团体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节目创作策划和举办演出活动。鼓励演艺单位与企业集团多种形式联合,探索演艺市场经营新机制。努力打造原创产品、着力创作文艺精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倡导高雅文艺演出。
--娱乐休闲业。搞好对经营性娱乐场所的布局调整,支持社会资本兴建新型健康的娱乐场所,倡导特色经营,加强引导,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层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培育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娱乐文化企业和连锁网点,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着力培育娱乐消费市场。
--文化旅游业。 促进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以山水名城为主线,以吴地文化、民族工商文化和徐霞客旅游文化为重点,以江南水乡、古运河为背景,以名人、名居、名镇、名街、名园等为主要内容,开发历史人文旅游系列,打造人文旅游干线。
--数字动漫业。以建设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软件业,提高动漫原创能力,促进数字动漫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和集聚化,使软件业和数字动漫产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生力军。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创意设计业。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构成与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依托老仓库、老厂房、老建筑改造,规划打造若干个创意设计类文化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创意设计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对创意设计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影视产品业。加快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和动画片的生产能力,积极打造影视文化的产业链。依托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的资源和优势,建设发展影视园区,扶持一批民营影视传媒企业,逐步壮大集创作、拍摄、制作、交易发行等综合功能的影视加工贸易业,扩大影视产品及其后产品的开发。
--出版印刷业。进一步发展印刷复制业、出版发行业,积极推动电子音像、版权交易、网络出版的发展,建成出版印刷和光存储基地和出版物流动基地。优化印刷资源配置,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