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为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和重点培养。
(一)专业课教师全员培训。用两年时间对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轮训,每位教师参加培训96学时。培训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争取到2010年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80%以上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两年内培养3750名达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使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在职硕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
(三)专业负责人培养。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名校(企)挂职、国内考察等途径,用两年时间培养300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四)教师专业技能比武。每年选取若干个专业或项目,举办4-5次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形成专业课教师主动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
(五)启动课程教材改革。“十一五”期间,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织编写50种适应我省紧缺专业和新设专业急需的精品教材,同时支持学校开发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2006-2007年选择2个紧缺专业进行重点调研与论证,制订课程教材开发方案,并完成2个专业20余种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六)经费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由各地财政负责筹措。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负责人培养给予补助。对省级教师技能大赛和精品教材开发给予资助。
四、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为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做大做强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增强职业学校为县域经济服务能力,实施“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一)落实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责任。县(市、区)政府是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的主体,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到2007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好1-2所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于一体、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管理科学的县级骨干职业学校,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培养培训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示范专业建设。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根据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到2007年,全省再完成50个省级示范专业的建设,使省级示范专业达到200个左右。
(三)扶持欠发达地区县级骨干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省财政重点扶持45个欠发达县(市、区)的骨干职业学校各建设好1-2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