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投资管理、规划计划、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开展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开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国有企业改制、治理乱收费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市场监管、信守合同、正当经营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3.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企业”、“法律进校园”、“法律进单位”等主题活动,促进学习内容的深化,推动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形式,利用网络、墙报、刊物等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开拓进取,扎实推进依法治理
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动本系统、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法制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加强内部法制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政务公开、财务管理、廉政监督等规章制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加快立法步伐,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推进投资规划、经济运行、结构调整、能源发展、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信用监督、集体经济改革等方面的立法,努力改变工业经济工作部分法律缺位、法律法规不配套的状况。
3.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根据《
行政许可法》和《
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继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考核评议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全面依法实施行政执法。
4.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有错必纠,努力使行政复议的过程成为化解矛盾的过程。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法,不断完善办案协作制度,加强上下级机关、同级机关之间以及机关内部法制工作机构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和配合,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法制宣传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实施好“五五”普法规划。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专款专用,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定期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监督等制度;建立法制、办公室、人事、机关党委等方面参加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构,充实法制工作力量,保证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验收工作。
(二)有的放矢,突出特点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围绕不同时期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措施,抓好典型,推广经验,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全国实施“五五”普法的重点是公务员。各级行政机关要重点围绕推进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工业经济协调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