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实验研究体系,建立重点实验室体系。积极探索发展研究型大学,加快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优化大型研究设备和科学仪器设备布局,促进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加快科技文献、资料资源与服务系统建设和开发利用,提高科技文献、资料使用效益;推动科技信息系统与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实现科学资料共享。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结合和资源集成,鼓励自然科学等重点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支持社会人文科学研究活动。
3.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以“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为方向,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管理。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作、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目标,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服务需求。抓住试点和培训两个环节,探索引入国外科技中介服务新机制,推动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科技中介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研究与开发支撑体系和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平台,在增量调动存量,建立和营造共享机制,完善并提升平台作用等方面,着力解决整合、共享、提高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加快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二是依托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三是建立以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收集、安全保护与利用为主要任务,具有鲜明河南特色并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相衔接的自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四是建立以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五是建设以整合集成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开展科学数据产品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开发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六是建设以提供科技信息、技术交易、科技评估、科技咨询、风险投资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综合性、专业化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管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政策日趋完善。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新体制,建立起与建设经济强省、实现与建设创新型河南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增加人才总量,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合理调整人才的产业和地区分布,优化人才专业结构和能级结构。
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并提高学术水平为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以提高科技中介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服务人员、以经营管理和科研管理及政府科技管理为主体的科技管理人员、以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型企业家等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围绕战略部署和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国内外知名学者,造就一批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专家,培养一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梯队。继续重点实施各类科技基金,促进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央驻豫科研机构人才优势,通过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发展的领军人及大批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快建设一支集科普管理、科普创作、科普宣传等功能的科普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