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4.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5.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究。
  6.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
  主要任务:
  1.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黄河、淮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等。
  2.综合节水。重点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研究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
  3.资源勘探增储。重点研究河南省矿产资源区划系统,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预测技术。开发高精度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
  4.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开发高效自动化选冶工艺和设备、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5.综合资源区划。重点研究水土资源与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化配置技术,开展针对全省水土资源区域空间分布匹配的多变量、大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分析技术,建立不同区域水土资源优化发展的技术预测决策模型。
  6.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开发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突破燃煤电厂脱硫、城市群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7.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重点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小浪底工程等重大工程区域和复杂矿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
  8.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重点研究开发环境变化准确监测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等对策研究。
  (三)农业
  发展方向:
  1.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带动传统和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
  3.发展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
  主要任务:
  1.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植物新品种培育。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
  2.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重点研究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创制高效特异性疫苗,开发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预警监测、检疫诊断、免疫防治、区域净化与根除技术。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4.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沼气、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以及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农村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5.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重点研究开发农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林草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及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优质牧草生产技术。
  6.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有害生物检测预警及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入侵体系,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7.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重点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
  8.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重点加强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开展以节水、节能、高效为基础的栽培模式研究。开展农作物专用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标准化技术研究,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重点研究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制造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