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2、行动策略
  建立社会性、群众性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协管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引导市民主动关心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并从自身做起,逐步消除影响城市健康的不良因素。
  3、相关推进行动
  (1)全面推进“除陋习,践行公共道德”活动。在剧场、影院、体育场馆、展馆、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商场、机场、车站、主要景观道路等十类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内,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乱扔垃圾、乱吐痰、乱招贴”活动,积极倡导“杂物随人走、垃圾不落地”,培养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大型户外活动环境卫生承诺制,活动组织者必须落实不乱抛杂物等措施。
  (2)继续推进公共场所控烟活动。开展“控烟单位”创建活动,在宾馆、饭店、茶室等公共场所辟出吸烟区。
  (3)积极倡导资源节约行动。依托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开展节电、节水、节约资源等环保活动,推广办公用再生纸、再生硒鼓、墨盒的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减少过度包装等,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4)大力倡导符合条件的人群自愿参与无偿献血活动。鼓励各社区、单位主动履行组织自愿无偿献血的承诺,杜绝雇人冒名献血的现象。
  五、健康城市实事工程
  按照“条上专业指导、块上综合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健康场所建设模式。紧紧依托社区和单位,大力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整合健康服务、健康食品、健康环境、健康行为等活动,推进健康社区和健康单位实事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健康场所的覆盖面。
  (一)建设健康社区
  各街道、乡镇按照整体推进、个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建设健康社区的工作模式。既要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重点解决若干个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也要根据实际,确定并解决若干影响本社区居民健康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活动。通过3年持续推进,在全市街道、乡镇广泛开展建设健康社区活动的基础上,每年评选出20个先进健康社区。
  配合平安建设工程,在有条件的区县开展社区伤害预防和控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内学校、公共场所和社区老人、儿童等伤害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机制。
  (二)建设健康单位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积极、深入开展建设健康单位活动。全市至少要有5000个单位参与建设健康单位活动,以机关、企业、菜场、学校等单位为重点,每年评选出200个先进单位,作为建设健康单位的典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