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统筹规划、分步推进,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中实现突破,带动各项建设健康城市任务的实施。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健全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到2008年,基本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全社会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行动机制。市民健康素质、环境健康水准、社会健康评价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四、主要任务与重点推进活动
(一)完善健康服务
1、具体目标
积极拓展健康教育的新渠道,有效提高市民对各项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知晓率、使用率。不断丰富健康服务的内涵和形式,逐步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2、行动策略
鼓励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和自发组织各类健康促进活动,使市民逐步成为社区健康促进活动的决策成员和行动主体。通过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引导市民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相关推进活动
(1)继续开展“健康身心”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健康促进能力,保障城市健康安全。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市民提供基本健康咨询服务;在社区内定期开办“健康讲堂”,逐步提高市民对疾病预防、合理营养、心理卫生等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贫困、无业精神病人免费提供抗精神药物和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倡导35岁以上市民每年至少主动接受1次血压测量,指导市民了解高血压及其引发的相关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对外来人口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提高本市实有人口整体健康素质。
(2)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经常性地向市民宣传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倡导使用安全套;加强社区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3)继续开展“人人运动”活动。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继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重点加快郊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团队组织建设,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创建各类团队组织,引领市民科学健身。培育、扶持具有本土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形成体育文化的品牌和亮点。
(4)全面推进“人人掌握救护技能”活动。组织各类应急救护基本技能的培训、竞赛和演练,不断提高市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二)营造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