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2006年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分类指导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做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体制改革准备工作,制定实施方案。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和医疗救助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构建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个市(州)选择一所公立综合医院进行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试点,建立医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深化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范围,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规范的经费筹集、管理、运行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办法。继续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十、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

  (一)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的调控监管制度,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选择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产业园区和部分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监管体系和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体系。

  (二)完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强化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能力,健全环境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完善安全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立和落实责权一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十一、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

  (一)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外贸经营主体备案登记制,完善企业准入与退出制度。强化综合服务与促进服务功能,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健全重点进出口商品预警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加快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口岸管理工作联络协调机制,积极实施“大通关”制度。

  (二)完善招商引资体制。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引资方式,拓展引资领域,优化引资环境,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完善“走出去”的管理体制,加强省际之间和国外的交流与经贸合作。推动中俄“路港关”、中朝“路港区”一体化建设,建立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以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为载体,探索建立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机制,搭建区域性国际投资贸易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三)加快开发区体制创新。继续推进开发区体制创新试点,探索和建立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各级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改革,明确重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认真组织实施,取得实效;对新启动的改革项目,要制定好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