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各种融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二是搭建电力专业公共技术平台,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产业核心技术优势;三是加速产业集聚。建设电力设备专业工业园,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入园发展。通过厂房租用或作价入股等方式,降低中小型技术企业的进入门槛,实现企业“优质裂变”,形成科技创新型的企业群。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协调是加快推进十大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保障。成立南京市工业十大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分管秘书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委、经委、建委、财政局、外经贸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统计局、人行南京分行营业部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负责统筹考虑各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协调和解决各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同推进产业链中重大项目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工业十大产业链发展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经委主任兼任。
(二)技术保障
推进十大工业产业链发展,关键是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一,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试验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核心作用。第二,推动企业技术研发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研发联盟,形成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环境促动、政府推动的运行机制。第三,加速产业研发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在研发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商联合开展研发业务。
(三)政策保障
坚持资源向十大产业链集中。第一,优先确保十大产业链投资项目的布局规划和土地计划,优先安排金融贷款,优先提供煤电油运等各种生产要素配置,优先安排各类专项资金。第二,对于产业链中的重大招商项目,尤其是投资总量大的龙头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的紧缺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项目,予以政策倾斜。第三,鼓励十大产业链基地建设。
(四)服务保障
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十大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第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运输网络,拓展物流产业辐射范围,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和功能分工,构建快速便捷、货畅其流的集疏运支撑体系。第二,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推进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发展金融租赁、创业投资,增强企业直接间接融资能力。第三,大力发展市场研究、工业设计、技术开发及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技术交易,以及质量控制、财会管理、人事管理、法律等各类中介服务业。
(五)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