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鲁政发〔2006〕8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日

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一、回顾与展望

  (一)“十五”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十五”期间,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省建设为平台,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遏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累计创建了1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点、线、面”系统推进模式已经形成,国家将山东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积极解决结构性污染,关闭了69家5万吨以下不稳定达标草浆生产线,淘汰了所有5000吨及以下酒精生产线和35条10万吨以下水泥立窑生产线,搬迁了一批位于城区的重污染企业;加强污染综合防治,积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和二氧化硫(SO2)专项治理,以南水北调东线汇水流域和“两湖一河”为重点,按照“治、用、保”并举策略,对45条重点河流实施了综合治理,对19家重点电厂的41台机组实施了脱硫工程;注重完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修订出台了6件地方性法规、2件政府规章,发布了9项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了“整顿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等专项执法行动,对5726家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处理相关责任人104人;实施“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环境监控系统,提高了对环境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注重科技引领,扩大了国际合作,建立了“政产学研”环境保护科技合作机制,科技投入比“九五”同期增加了346%;2005年全省环保产业产值410亿元,占GDP的2.22%,比2000年增加了223亿元;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在全国率先发布17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和日报、重点流域水质月报,定期公布17市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环境意识明显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二)“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根据“十五”计划终期评估,在GDP上升了116%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较大幅度减少,城市环境基础建设明显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建立,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度增加。“十五”计划确定的8类21项主要指标有19项如期完成。

  1.6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完成4项,SO2和烟尘未完成计划。2005年主要污染物SO2、COD、氨氮、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为200.28万吨、77.02万吨、8.43万吨、61.85万吨、37.33万吨和0.14万吨,除SO2、烟尘未完成计划外,其余4项分别比2000年下降22.9%、26.2%、49.9%、90.0%,环境污染总体上得到控制。

  2005年,全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17个设区城市有15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2000年增加了11个。“十五”期间河流总体水质呈好转趋势。省控50条河流116个断面中,Ⅰ~Ⅳ类断面(水质较好)2005年比2000年上升了2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水质较差)2005年比2000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我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全省海域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380平方公里,未清洁面积明显减少。

  2.10项污染防治指标全部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三同时”合格执行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气化率、城市热化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放射性污染事故处理率、放射性废物收贮率、新建伴有辐射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新建伴有辐射的项目“三同时”合格执行率等10项指标均按期完成。

  3.3项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全部完成。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1.2%,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97%,分别超出“十五”计划1.2个、4个和3.6个百分点。

  4.2项环境管理能力指标全部完成。“十五”期间累计环境保护投资1177.8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倍;环境保护投资占同期GDP的比例由“九五”期间的1.1%增加到1.77%。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