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失效]

  3、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完善对福利企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加强福利企业管理,扶持福利企业稳步、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福利企业,吸纳更多的残疾人集中就业。有条件的市州、县区市要试办福利性工疗机构、庇护性工场,为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4、积极推进残疾人个体从业。各级政府要完善和落实残疾人个体从业政策,建立扶持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岗位,为适合就业的残疾人和下岗残疾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
  5、大力发展盲人按摩业。贯彻落实《甘肃省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健全盲人按摩管理体系,加强残疾人按摩行业管理,规范盲人按摩市场;发挥医学院校专业优势和残疾人按摩机构的作用,培训、培养盲人医疗和保健按摩人员,提高按摩技术。开展盲人职称评定和技能鉴定,建立盲人按摩教研实习基地,加强盲人按摩学术交流。对盲人个体从业给予特殊扶持;开展盲人按摩劳务输出,拓展盲人就业渠道。
  6、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各级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要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市州要提高就业信息工作水平,县区市于2007年末全部健全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全面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7、强化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残疾人职业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规划,统一部署和组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优秀人才奖励制度,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009年举办第四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参加全国比赛。
  8、切实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并根据相关政策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家庭,要实施分类救助,并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防治、聋儿助听器验配和瘫痪、截瘫康复治疗列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范围,帮助贫困残疾人得到基本医疗保障和救助。
  (四)教育
  任务指标
  --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缩小适应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与健全儿童少年的差距,努力达到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为参加义务教育打好基础。
  --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加快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发展,争取创办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或在高等院校附设特殊教育专业。
  --未建立特教学校的市州和国家要求建立特教学校的县区市,争取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开展扶残助学活动,资助5000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
  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将特殊教育纳入“十一五”教育规划和国民教育体系、义务教育体系,统一规划和实施。要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列入政府优惠政策范围,逐步提高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标准;市州要增加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建立助学金制度,为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规范特殊教育统计工作,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和统计指标体系。
  2、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在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统筹规划和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地级城市要建立特教高中学校(班);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鼓励和扶持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创办特殊教育学院,全省逐步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