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部品基地建设,提高通用部品供应能力。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新的部品生产基地和发展通用部品,逐步形成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部品体系。重点推广和开发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轻质隔断、节能门窗、节水便器、新型高效散热器、经济型电梯和厨房、卫生间成套设备。积极采用节能、节水技术,对水、暖、电、卫、气、通风等设施进行改进,并使其符合环境保护和计量要求。
(四)建立住宅质量控制体系。在总结已建成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鼓励、组织企业进行申报,扩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规模和覆盖面,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品质意识。通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运用成套适用的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促进住宅建设升级换代,建立住宅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实现住宅规划设计标准化、住宅施工工业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协作服务社会化,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住宅建设的总体水平。
(五)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住宅性能认定是通过对住宅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分析与评价,对住宅规划、设计、施工、住宅配套技术及住宅部品质量进行检验。目前,建设部已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工作。我市要按照建设部、省建设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住宅产业现状,完善住宅性能认定的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并将其作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住宅产业现代化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杭州市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充实和完善其办事机构力量和职能。各部门和开发建设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把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集中力量,认真组织实施住宅产业现代化这一工程。
(二)强化组织协调。要研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以及政企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认真研究解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结合工程质量执法检查,强化对新建建筑执行“四节”情况的监督。
(三)发挥团队作用。促进在杭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发企业组成“联合体”,选择一些对提高住宅综合性能起关键作用的项目,集中力量进行开发攻关,以带动和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全面实施。以开展最佳 “人居奖”和“人居环境奖”评比活动为载体,鼓励开发企业积极开展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