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推进杭州市区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5%。
  (四)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从2006年起,应选择1-2个住宅项目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扩大成果;到2007年年底,基本建立我市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到2010年年底,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全面开展新建住宅项目的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五)住宅部品与成套技术的认证和应用。建立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的推广制度,建立住宅部品标准体系、住宅部品认证制度以及落后产品和技术的淘汰制度。
  (六)积极推进全装修商品房。积极推广住宅全装修或菜单式装修模式并采用绿色环保、降噪、阻燃的建筑装饰材料。到2008年,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全装修率达到50%以上。
  (七)积极推进“四节一环保”工作。
  1.严格实施住宅建筑节能。从今年起至2007年,住宅建筑节能达到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2008年开始,住宅建筑节能达到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积极采用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率达到20%。
  2.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集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优化居住区布局,深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非“撤村建居”区域鼓励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设多层公寓。
  3.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工作。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应用新型管道和节水器具,推广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回渗、回收和绿化灌溉等。
  4.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鼓励使用非结构预制件。到2010年年底,减少或不使用粘土砖,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65%以上。
  5.保护环境。培养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实现居住区生活垃圾按照“分类分拣”袋装化进行归集处理,逐步采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居住小区试点和推广工作,结合杭州实际制定可操作性的绿色居住小区标准。
  三、工作思路
  (一)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加强住宅建筑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市科研和人才的优势,依托在杭大专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力量,编制和完善适合杭州市住宅建设的配套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重点解决住宅建筑与部品模数的协调问题;正确处理住宅设计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提倡住宅标准化设计,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的定型设计,为工厂化生产创造条件;加强新型结构技术的开发研究,推广使用轻钢框架结构及其配套的装配式板材;编制统一的管网综合图,合理安排管线,提高住宅整体质量。
  (二)加快完善新型住宅建筑体系。住宅建筑体系应当符合本地区地理、气候特征,符合我市经济发展和材料供应状况,实现从原材料到住宅产品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和住宅产品需求使用者的组合。在已有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各种新型砌块、轻质板材和高效保温材料,改善和提高墙体保温及屋面的防水性能。解决以现场手工作业为主的问题,以及现行的结构体系与先进的生产线不匹配,导致先进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应用脱节等问题,形成与标准化、工业化相适应的完整的生产体系。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