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固体废弃物管理有新的提高。一是推进餐厨垃圾处置能力、收运能力以及处置监管能力建设。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60%以上,厨余垃圾日收运量平均达到400吨以上,废油脂日收运量达到20吨以上。其中黄浦、长宁、闵行、金山等区的收运台帐制度比较完善。二是垃圾分类收集深入开展。截至5月底中心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总体超过65%,涉及居住小区达到3705个;焚烧厂服务地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超过90%,其它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65%。分类回收各类物资为65475吨。三是渣土行政许可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大工作力度、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申报率。卢湾、静安、杨浦在工地监管上比较突出。
2、道路保洁上新水平。一是中小道路保洁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区通过延长保洁作业时间,改进作业工艺,推进了2629条(段)中小道路保洁标准的提高。虹口、长宁、闸北配置小型冲洗车对中小道路沟底进行冲洗;闸北、普陀、长宁采用一种由自行车改装而成“捡扫车”,对中小道路进行捡扫;卢湾、黄浦、宝山等区中小道路机扫率基本达到40%以上。二是公共广场和人行道卫生洁净区域进一步扩大。各区运用社会参与机制,分解任务、落实措施。如卢湾区与淮海中路沿街单位签订责任书,并把淮海中路及新天地、锦江宾馆区域创建成“席地而坐”示范区域。截至6月底,中心城区已推进人行道、广场冲洗面积约4.08平方公里。工作开展比较好的有闸北、黄浦、长宁、卢湾等区。
3、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逐步落实。继续推行“四位一体”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运作机制,把责任区落实工作与市容环境“三类区域”创建工作相结合。在责任区制度落实过程中,责任单位的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门前保洁工作也有较大提高。上半年卢湾、静安、徐汇、杨浦、嘉定、南汇等区责任区制度落实工作较好,崇明县加强了对交通集散地的责任区管理,在市民测评中得到市民好评。
4、水域市容环境管理水平继续提高。水域市容环卫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区、镇级河道向村级及村级以下河道延伸,村沟宅浜的整治已列入了日常工作。中心城区在河道达标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景观精品河道,郊区充分发挥镇、村二级网络以及水务“万人就业”的资源,建立健全了农村水域的保洁力量,在保证农村河道水面清的同时,及时清除两岸的堆积垃圾和杂草,还农村河道的本来面目。浦东新区提出了加快“一个进程”,完善“二个监管”,形成“三个体系”,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目标。松江区通过抓农村保洁员队伍管理、将水域及两岸垃圾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开展整洁村创建等工作,努力提高水域保洁员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