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推动有关部门在信息交流无障碍法律法规建设中,制定方便残疾人交流的相关条款,采取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技术,为残疾人信息交流提供服务。
(八)信息化建设
加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是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任务指标
--逐步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
--完善残联系统网络建设,建立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电子政务联系。
--和中国残联连接广域网,建立与中国残联、各省残联之间的交流平台,实现网络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
--推动全省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站建设与信息服务。
--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基层统计管理。
--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应用。
主要措施
1.各市残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信息管理部门,完善基层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继续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2.以“十五”局域网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我省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以省残联为中心,覆盖全省各市、县(市、区)残联的网络体系。
3.完成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互连,加入我省党政信息网,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网上传输与共享。
4.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站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5.做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服务的业务指导工作,配合推进面向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6.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管理和基层台帐建设,定期培训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7.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的实施,开展信息无障碍项目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九)残疾人组织建设
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培养、造就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是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障。
任务指标
--完善组织机构,全面履行职能。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
--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
--健全、完善专门协会组织,密切联系残疾人。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助残。
--加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创造为残疾人服务的条件。
主要措施
1.组织建设要继续按照“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原则,贯彻“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残工委《
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和《辽宁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03〕7号)精神,制定基层残疾人组织工作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充实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残联,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村残疾人协会和企业残疾人组织,到“十一五”期末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普遍达到基本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为基层和更广大的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