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扶贫
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扶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务指标
--扶持8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解决温饱,初步解决温饱的扶助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扶持1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解决温饱列入扶贫工作计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针对残疾人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整体扶贫开发计划,在“整村推进”扶贫过程中,选择适合残疾人脱贫的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保证各项扶持措施真正落实到残疾人户。其他地区要针对残疾人扶贫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中央康复扶贫贷款的到位,扶助残疾人摆脱贫困。
3.各地区采取措施,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
4.加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管理,实行规范运行,量化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地保障残疾人受益。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将中央康复扶贫贷款贴息直接核补给贫困残疾人贷款户。
5.继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省财政对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给予补助。努力解决城镇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对贫困残疾人住房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安排资金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
(五)文化、体育
丰富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展示残疾人的才华,是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重要形式。
任务指标
--充分利用社区,广泛开辟残疾人文化娱乐场所,鼓励和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协调公共文化机构,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和适合残疾人的特殊文化产品,努力满足残疾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打造艺术精品,培养优秀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
--积极备战并组团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重要全国性赛事。落实《奥运争光计划》,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组织残疾人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
--进一步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残疾人体育动员社会、感召社会的特殊功能,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1.支持和倡导文化、体育设施和机构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适合各类残疾人特点的服务。加强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的建立和完善,有条件的市要开辟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
2.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的残疾人组织和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特点,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3.各级残联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为残疾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设立专门场所,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周到服务。县级以上残联要定期举办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4.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加大对省残疾人特殊艺术基地的资金投入和指导力度,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组织参加各类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为社会奉献艺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