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2006年5月26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文物保护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工商、旅游、宗教、规划等部门和海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文物保护经费。
第四条 国家所有的文物,由保管或者使用该文物的单位承担保护责任。
不得将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收藏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不得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和用途。
集体、个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祖传文物以及其他依法取得的文物,由所有人、使用人承担保护责任。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博物馆。
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博物馆设立的审核工作。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制度和文物安全责任制度,及时消除文物安全隐患,避免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