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公共服务行业用字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在服务活动中提倡使用普通话。
第十条 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如下等级标准:
(一)公务员为三级甲等以上,在乡镇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可以为三级乙等。
(二)自治区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一级甲等;设区的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一级乙等以上;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二级甲等以上。
(三)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乙等以上。
(四)教师为二级乙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甲等牷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学校的教师可以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五)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六)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解说员、导游员、话务员等特定岗位人员为二级乙等以上。
前款所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尚未达到前款规定标准的,分别由人事行政部门、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情况进行培训。
195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在职公务员和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在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适用本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四项的规定。
第十一条 下列人员按照第十条规定的等级标准,持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三)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解说员、导游员、话务员等特定岗位人员。
第十二条 自治区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等级标准的人员核发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一)公文、公章、证件、公务使用的名片、电子屏幕、名称牌、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告示等用字;
(二)以汉语文出版的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用字;
(三)广告、商标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