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3.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海洋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修复,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省COD入海量要控制在15万吨以内,总磷控制在0.6万吨左右,总氮控制在2.5万吨左右,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Ⅰ、Ⅱ类标准,沿海地区建成有效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4.区域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的扩大、园区经济的集约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到2010年,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亿吨以上,使海洋经济区域成为全省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对外开放平台、物流基地和国外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三)指导原则。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原则。大力调整渔业结构,努力发展海洋矿产开发、海洋化工、海洋旅游、临港工业、临港物流等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特别要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机遇,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推动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把海洋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全局统筹考虑,与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生态省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相结合,做到陆海统筹,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坚持科技兴海的原则。充分发挥我省海洋科技力量雄厚和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海洋科技、海洋教育与海洋经济有效结合的体制与机制,加快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海洋经济的素质和水平。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积极保护海洋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努力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增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依法治海的原则。健全海洋法规体系,提高海洋法制意识,优化执法环境,积极推进海洋综合执法,强化执法监督,把海洋开发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培植高素质的海洋产业体系

  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要求,积极培植壮大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和海洋化工、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六大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带动高素质海洋产业体系的形成。

  (一)积极发展山东半岛现代渔业。

  充分发挥渔业在海洋经济中的优势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品牌渔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涉渔资源,推进渔区工业化、渔村城镇化进程,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区社会繁荣、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健康优美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1.规划建设四大渔业功能区。一是近海和内陆湖库自然生态渔业区。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采用工程和生物技术培育修复近海和内陆渔业资源,科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保障体系。二是优势水产品生态工程养殖产业区。以海岸线为基线,向海陆两翼拓展,突出特色,创新养殖方式、模式,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名牌品种。三是水产品加工产业区。按照“簇群集结、规模膨胀”的思路,扩建一批以水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把我省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四是渔港经济区。以渔港为依托,科学合理选划渔港临近区域,形成以渔业经济为主体,海上运输、船舶修造、滨海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聚集、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

  2.组织实施渔业六大工程。一是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程。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减船转产工作,到2010年,全省报废中小型机动渔船5000艘,增殖放流水产苗种20亿尾(粒)以上,建造省级人工鱼礁示范区10个;在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栖息场所,建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场)40处,国家级濒危生物救护中心3处。二是渔业产业升级工程。加快实施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海参、海带、对虾、扇贝等十大优势主导品种和10个地方特色品种的健康养殖;稳步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建设2至3处远洋渔业基地,发展3至4个实力强、装备水平高的远洋渔业企业,到2010年,远洋渔船达到360艘左右,产量35万吨;大力发展水产现代物流业,依托中心城市和中心渔港,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水产物流交易市场;积极拓展休闲渔业,着力培植游钓、观赏和都市渔业,提升休闲渔业档次和水平。三是渔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培育规模以上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家,组建规范化渔业中介组织100个,建设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品生产基地400万亩;实施出口加工拉动和名牌带动战略,到2010年本地水产品加工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以上,培育10个以上年产值过10亿元的渔业品牌。四是渔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新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渔业推广体系,加强渔业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渔民技术培训,组织实施“科技入户百千万计划”,全面提高渔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五是平安渔业建设工程。加快省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建设3个省级渔业灾害救援中心和8个市、县级渔业救援机构,制定和完善海洋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涉外纠纷等应急预案,建立渔业安全长效机制和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六是现代渔区建设示范工程。着重抓好20个乡镇100个村的现代渔业示范点建设;大力实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7个中心渔港,8个一级渔港,配套完善渔船避风、供油供水、船用配件供应等基础设施,将渔港建设与渔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繁荣渔区城镇经济。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