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三)城市公共交通;
(四)城市道路、桥涵、路灯、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
(五)城市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清运;
(六)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行业。
第七条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方式和期限:
(一)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取得投资、新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经营期限不得超过30年,期限届满无偿移交政府,特许经营合同有特别约定的除外。
(二)通过资产有偿转让的方式取得现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经营期限不得超过30年,期限届满无偿归还政府。
(三)通过委托方式取得现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经营期限不得超过8年。
第二章 特许经营权的授予
第八条 主管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等法定形式和程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并与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在没有其他竞争主体参与竞争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授予特许经营权,并与受委托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第九条 现有的国有市政公用企业,应当在完成企业改制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申请特许经营权。
第十条 采用招标方式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程序:
(一)主管部门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后,进行社会招标,公布招标条件,公开接受申请;
(二)主管部门依据招标条件对申请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资质、特许经营方案进行审查,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三)将中标结果和特许经营方案在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公示期满后,由主管部门与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第十一条 申请特许经营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
(三)具有相应的资金和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