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各级气象部门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及应对工作,尽快建立全省粮食生产气象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和乡镇天气预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要加强我省风能、太阳能、生态与农业气候资源、空中云水资源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指挥系统的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率,积极组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作,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由应急性抗旱作业向以增加水资源为目的的常年作业转变,由实施旱区作业向实施江河、水库汇水区作业拓展。
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气候资源的普查评估工作,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指导,健全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配合、气象主管机构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归口管理,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系统建设,提高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的能力。
各级气象部门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受到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城市气候环境造成破坏,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切实加大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强我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粮食安全气象保障系统和气候资源开发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按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二)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在重大气象工程建设中,要设立气象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加强气象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增加气象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