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施“甬黔劳动力对接”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有序转移就业,是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来源和缓解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矛盾的双赢之举。实施“甬黔劳动力对接”工程就是在充分尊重劳动力与企业意愿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引导对口地区剩余劳动力向我市转移。通过帮助对口地区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劳动力培训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工作机制,推动和引导我市企业与对口州劳动力的对接。在不断拓展劳务合作渠道的过程中,大力推行“订单式”劳务合作模式。
(6)开展“甬黔企业合作交流”工程。在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中,要把建立完善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进经济合作作为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我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活跃,与对口地区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两地企业开展经济合作。要充分利用我市已出台的到对口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工作的优惠政策,使甬黔企业合作交流在后5年内有重大突破。
2.丽水市、衢州市、温州市31个欠发达乡镇。
(1)实施“下山移民”工程。根据对口帮扶乡镇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规划,积极帮助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高山远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农户实施整村搬迁。要帮助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和搞好生产发展,以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投入的效益。
(2)开展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要把帮助对口乡镇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开展适应二三产业要求的职业技术培训;二是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三是有组织地接纳当地务工人员,并积极提供务工信息。
(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有机农业基地和特色畜禽生态养殖基地,帮助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对口乡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农户增加收入。同时扶持当地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改水、改厕、改线、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同时,要加大教育、文化事业、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开展支教、支医、结对助学活动,从而帮助对口乡镇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对口支援工作重点:
1.重庆市万州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