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


  (4)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探索环境监管的新思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7.加强水污染防治。2006年,全省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普查,科学合理地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坚决取缔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防止地下水污染,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以“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为突破口,抓好我省南水北调及沿线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快南四湖、东平湖人工湿地试点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水养殖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工业水污染防治,一切污染源必须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实施城市雨污分流,完善污水管网,到2010年底,全省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高于65%,南水北调汇水区及调水汇水区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高于75%。省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正常运营和稳定达标排放。制定中水使用办法,新、改、扩建电厂(包括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热电厂)使用的循环水要优先利用城市中水,禁止使用影响饮用水源的地下水,积极采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重复利用率。大专院校、三星级以上宾馆等单位都要建设中水处理设施,搞好中水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8.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十一五”期间,所有燃煤电厂(包括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要建设并运行高效脱硫、除尘设施,逐步建设脱除氮氧化物装置。制定相应政策,对提前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加大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淘汰10万吨以下的立窑生产工艺和设施。2008年底前,10万吨以上的水泥生产线必须全部达标排放,否则不得生产。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立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测制度,严禁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上路行驶,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车辆,积极推广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汽车应用技术。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省有关部门要制定城镇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相关规定,推行文明施工。加强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艺和设备的在线监控,严防环境污染事故。

  9.完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10年全省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2%。建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系统,加强对电子废物尤其是进口电子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监管。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0年所有设区城市和重点流域区域的城市均应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以上。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企业的监管,“十一五”期间,全省建成3处危险废物处置场所,设区城市各建成一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站;建成覆盖全省的17个医疗废物处置场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