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若干意见


  (十)公共就业服务政策

  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发展和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要完善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建立与服务成效挂钩的机制,对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给予补贴。

  2、各级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牵头,组织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见习基地或提供见习岗位,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为毕业后6个月以上仍未就业,并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条件。见习期一般为6-12个月。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市、区政府提供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补助。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机构、劳动保障部门及下属的就业服务机构要为见习者分别提供免费的档案寄存和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3、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管理和服务纳入本市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实行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凡与我市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还可免费参加职业培训,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解决。

  4、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就业信息系统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在原先已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行政村,打破劳动力市场城乡、地区的分割。要围绕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要充分利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网络,定期分析和发布职业供求和工资水平信息,完善网上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服务功能,为各类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5、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用和职业中介行为。劳动保障、人事、公安、工商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开展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活动,严厉打击劳动力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对违法的中介行为要依法处理,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要根据工作需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伍的建设,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禁止和坚决纠正超时工作、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故意压低和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随意裁员等行为。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必需的经费支出予以保证。要认真贯彻《厦门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设立工资支付专项帐户和建筑工程工资支付保证金帐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