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

  (四)扶贫工作。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扶助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

  1.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脱贫纳入政府扶贫工作总体规划,扶持40万贫困残疾人脱贫。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增加残疾人扶贫资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稳定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并达到小康水平。

  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整体扶贫开发计划,在“整村推进”扶贫过程中,选择适合残疾人脱贫的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保证各项扶持措施真正落实;采取措施,重点解决低收入残疾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

  3.认真落实康复扶贫贷款指标,组织实施残疾人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和各种有利于残疾人增加经济收入的短、平、快项目。

  4.扶持农村25万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增强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将贫困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中统筹考虑。

  5.加强残疾人服务社建设,强化运行功能,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6.继续实施福利彩票公益金1:1地方配套资金项目,加大我省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完成1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努力解决城镇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

  7.动员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各级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带头对口扶持贫困残疾人。

  (五)文化体育工作。丰富、活跃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展示残疾人的才华。

  1.协调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利用公共资源,向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为残疾人参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2.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和街道(乡镇)、社区与村图书阅览室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有条件的开辟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场所。省级和7个市(州)图书馆逐步建立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3.依托社区、乡镇的残疾人组织和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

  4.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开展特殊文化艺术、体育活动设立专门场所,提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备设施并给予费用优惠。

  5.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定期开展残疾人文艺汇演活动,建成残疾人文艺人才和文艺节目信息库,利用社会资源,以各种形式组建残疾人艺术团体,力争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盲、聋、培智学校艺术调演中取得好成绩。

  6.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组织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使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人达到20%以上;“奥运争光计划”,深入开展特奥会活动,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