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同时,体育科研水平得到新提高,体育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体育宣传富有新创意,体育交流要有新扩大,从而实现体育事业整体性的新发展。

  三、重庆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群众体育

  继续开展“五个百万(青少年、老年人、农民、职工、妇女)人群”活动。重点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增强市民身体素质。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

  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不断提高国民体质水平。逐步扩大测试规模和范围,建立国民体质档案,科学指导全民健身,使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接近80%。

  推广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大体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全市广大农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体育组织,并完善相应的三级农村体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全市1/3的乡镇建有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6的行政村建有能满足健身基本需求的场地设施,农村体育人口达到35%以上,农民体质抽样测试合格率达到70%以上。

  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突出时代特色、地区特色、民族特色,扩大参与面,提高活动质量。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群众体育活动,整理推广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丰富全民健身内容。

  大力发展青少年和老年人体育。全市每个区县(自治县、市)都建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全市百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使常年性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到100万人次。进一步完善区县(自治县、市)老年人体协组织,建立和健全乡镇、社区老年体协,使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48%。

  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全市社会体育等级指导员总数达到15000人,其中培训农村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人,并优先考虑培训民族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广大社区和农村享受到体育锻炼的指导服务。

  参加和举办全国及全市性群体大型赛事。组织参加第三、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并力争取得好成绩。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有重庆运动员参赛并争取好成绩。办好重庆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和第三、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

  (二)竞技体育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竞技体育发展,实施“三J”战略。“十一五”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实行以“08奥运”带“09全运”的备战体制,“以我为主”,实施以金牌、精品、精兵为主要内容的“三J”战略,实现新周期的新突破。金牌是目标,精品是基础,精兵是关键,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带动2009年全运会的备战工作。对备战项目要掌握规则、把握特点、找准趋势,结合人力资源实际、投入方式实际、硬件条件实际,通过定位、定人、定措施,抓早、抓细、抓实各项备战工作。在2006年调整和2007年上升的基础上,确保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重庆籍运动员参赛并力争取得好成绩,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实现金牌数、奖牌数的新突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