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类实施,灵活多样。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门类广、层次多、基础不一、需求差别大的特点,采取区别对待、按行业和专业序列分类施教的办法,力求每个环节都体现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个性与特色,满足不同人员多元化的继续教育需求,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样,实现继续教育效果最大化。
4.开拓创新、务求实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人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不断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创新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施教机构要善于学习总结,运用先进的培训方法,努力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灵活、便捷、有效的继续教育服务。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创新型省份等重大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法规体系;强化政府调控,激发单位和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专业化高水准的教育培训基地,发挥行业的职能优势和高校的资源优势,形成分层分类、多渠道、重实效的继续教育格局;积极培育继续教育市场,发展中介组织,构筑宽领域、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实现继续教育信息的顺畅交互和有效共享;加强继续教育理论创新研究,更新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继续教育方法,革新继续教育管理,提高政府、单位、个人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到2010年,使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知识、学历结构有明显改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逐步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主要任务
1.积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653”工程)。根据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定与要求,会同省继续教育协会组织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的培训。“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开展《合作与共赢--专业技术人员道德修养》、《维权与侵权--专业技术人员法律常识》、《科技与创新--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等3门公共课程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根据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等五个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省人事厅将会同省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653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