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安全生产形势大致都经历了事故上升、高发、下降和逐步稳定四个阶段。特别是在人均GDP 1000-3000美元时期,往往是事故易发期。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如果安全生产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难以遏制伤亡事故增长和高发态势。“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防止可能出现新的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治理事故隐患和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实施治本措施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加大投入、监管创新和倡导安全文化为动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二)总体目标
2010年总体目标:
--基本形成完备的安全生产法制保障体系、目标考核体系、监管执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监控预警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投融资体系。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45%,达到0.47;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45%,达到5.5;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控制在4次以内。
--职业安全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生产总体状况明显好转,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总体目标:
全市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达到或者接近全国先进水平。
(三)2010年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0%,达到7.3;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控制在2起以内。
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0%,达到7;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控制在1次以内。
水上交通: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
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
火灾: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4%。
铁路交通(含路外):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
工商贸企业: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
其他行业: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道路交通: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长效机制建设。强化路面交通管控能力,严管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强化机动车安全检验制度,完善机动车辆缺陷召回制度、机动车安全认证制度以及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