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体提升基础教育综合实力的决定

  (十二)推进校际均衡发展。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师资配备、设备添置等要向城乡薄弱学校倾斜,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均衡配置。继续推进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工程,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加快城乡规范幼儿园建设。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原则,加强中小学办学软件建设,提高软件配置标准。均衡配置中小学师资,探索建立区域内各学校之间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和定期轮岗制度。加强骨干学校对薄弱学校对口支援,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十三)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各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举办责任,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民办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段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把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民办学校聘用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可按规定参加事业基本养老保险。
  各级教育部门要依法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杜绝“校中校”现象。抓紧研究公办改制学校的管理政策,营造健康有序的教育体制改革环境。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转制要按照国家规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镇(乡)中心幼儿园。
  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十四)牢固确立素质教育理念。以素质培养、学生发展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成长。保障学生权利和身心不受侵害,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学校和政府教育业绩的重要依据。加强体育、艺术教育,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十五)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使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强化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突出社会公德和现代文明教育,重视法制纪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进一步健全全社会支持和配合中小学德育的工作机制,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社区要开辟、开放校外学生、幼儿活动场所。积极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学生安全的预警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