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失效]


  3.实现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的突破。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鼓励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电子信息、机械、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知识产权群,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计划”,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1.明确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策导向。相关部门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技术成果实施等项目立项时,应明确知识产权导向,专项资金的使用重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以文学艺术、广播影视、计算机软件、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为重点,努力拓展版权领域,充分挖掘民间工艺的版权资源,逐步形成一批能有效运用版权资源的企业。

  2.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机制。依托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成都西部商标服务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发明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协会组织,探索建立顺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促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市场转化。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研究和探索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转化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积极引导银行、社会风险等资本进入知识产权领域。鼓励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联盟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3.着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制定企事业单位综合运用知识产权的鼓励政策,增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意识。深化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扶持和培育100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单位,发挥优势企业的示范和骨干作用,形成知识产权产出的集群效应。鼓励企业制定、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投入,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核心知识产权,增加知识产权储备,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水平。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成都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或规章,修改和完善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完善《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年度定期发布制度,提高国际、国内对成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