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二)重点推进,优先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是推进城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刻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切入点,是带动和促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我们要以积极贯彻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推进“看病难”问题的逐步解决。发展城乡社区卫生,关键要做好四件事情:一是要深化规划布局,加强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建设。结合《宁波市城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04-2020)》,根据区域范围、人口密度、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使用效率等因素,合理布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规模,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结合老小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整理、集中居住建设,着眼于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统筹规划城乡医疗卫生设施的网点布局,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乡基础卫生设施。二是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群众的水平。群众进社区就诊,关键是要提高社区卫生的医疗质量和水平,赢得社区群众的信任。要通过建立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坚持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方便取胜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到社区服务。要严格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城乡社区制度、城市医院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城乡社区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要通过建立完善责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基础性服务,坚持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方便取胜的发展战略,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提供从生命孕育到出生成长直至终老的连续性健康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要通过对患者采用适宜技术和药物,既保证疗效,又做到费用比较低廉,赢得群众欢迎。要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比如开展家庭护理、重病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赢得居民欢迎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医院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和长期合作、共创品牌的制度。要建立社区医疗机构的首诊制度,除了急性病和重大疑难杂症以外,一般的疾病要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首诊,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方面的制度对此作出相应的规定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要建立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和大医院长期合作、共创品牌的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共创类似连锁经营的服务品牌。可以借鉴连锁经营的模式,明确区域内大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连锁责任,把大医院责任范围内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纳入对大医院考核内容的组成部分。要适当提高城镇医保参保人员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并加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实行情况的监管。从而,真正实现“小病、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方式。四是完善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做到“办事不养人”。同时建立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导向,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杜绝医务人员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避免吃“大锅饭”,提高积极性。逐步转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创收机制,有条件的可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五是要加强对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对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尤其要重视对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技水平。
  (三)加快建设,确保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