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按照以上目标,“十一五”期间质监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实施四大战略,上好5个台阶。即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努力提高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大力提高全市质监的技术保障能力;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升质量战线的人员素质;实施信息化战略,加快“金质工程”建设步伐,提升全市质监信息化水平;围绕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在从源头抓质量方面上台阶;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质量监督和打假治劣方面上台阶;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标准化工作方面上台阶;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计量和认证工作方面上台阶;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在狠抓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上台阶。

  (一) 实施四大战略

  1.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努力提高全市质量总体水平。

  大力推进名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品牌重庆”。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档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把实施名牌战略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再造两个重庆工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名牌产品。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品牌经济”转变,进一步提升重庆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取向、企业自愿为基础的名牌产品评价机制。同时,将实施“名牌战略”延伸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创新质量、提升名牌的要求规范各行各业的行为,提高重庆的城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全方位打造“品牌重庆”。

  全面普及“质量兴区县”活动。积极推动在全市实施“质量兴市”活动,创新“质量兴区县”活动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质量兴区县”活动为契机,加强宣传,形成“质量责任重于泰山”、“质量振兴人人有责”的氛围,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建立健全宏观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区域和行业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以质量竞争力指数、顾客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科学的宏观质量指标体系,争取正式列入全市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制度并定期向同级政府汇报质量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适时制定中长期质量发展规划,把质量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市政府将质量责任制纳入对区县(自治县、市)政府的目标考核中;建立并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表彰和奖励一批为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充分发挥政府对质量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

  2.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大力提高全市质监的技术保障能力。

  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适应市场的要求,建立布局合理、适应行政执法和市场化需要的技术保障体系,以国家级检测(计量、质量)中心项目建设、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综合项目建设和区域性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质量检测、计量检测、标准化技术服务三大平台,建立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两大检测体系。

  打造质量检测平台。着力打造以国家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区域性检测中心为支撑,特色专业检测中心为补充,层级分明、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全市质量检测新平台。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调味品检测中心及食品检测网络、国家摩检中心、国家CNG气瓶检测中心、国家洗涤用品检测中心、国家热工流量仪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检测项目达到国际先进;市级检测机构总体水平基本达到长江上游一流,部分检测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并适应重庆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区域性综合检测中心(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基本满足关系国计民生、人身财产安全、健康产品检测需要,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增强其区域辐射功能。特色专业检测中心满足当地支柱特色产业产品检测需要。

  完善计量检测平台。形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区域性检测中心为支撑,以区县(自治县、市)特色计量检测站、授权计量机构、企业和社会计量资源为补充的技术能级分明、空间布局合理、装备配置优化、地方特色鲜明、专业项目互补、服务领域更广的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计量检测平台。

  建设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依托现有标准技术服务体系,以标准文本馆藏为基础,集标准研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建立权威、统一、高效的标准信息服务体系,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在国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的标准文本收集工作和文本电子化工作的基础上,以标准目录和标准文本数据为基础,建立以互联网为服务平台的大型数据服务系统;提供国内外WTO/TBT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渠道;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使我市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我市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国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收集为重点,建成西南地区出口产品技术信息和标准信息服务中心。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以国家级调味品检测中心为核心,以6个区域检测中心的食品实验室为基础,以县级食品实验室为补充的三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国家级调味品检测中心应具备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检验能力,其微生物实验室达到P2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总体检测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区域性检测中心的食品实验室,应具备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基本检验能力,增强覆盖和辐射能力,其微生物实验室达到P1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总体检测水平达到西部一流。县级食品实验室应具备食品常规项目检验能力,其微生物实验室达到无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满足食品检验的基本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