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闻出版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重塑市场主体。大力推动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报刊社转制为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报刊社通过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报刊走兼并联合重组之路,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公司、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电脑报社等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开辟安全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展产业领域,增值主业,延伸发展空间,构建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传媒产业格局。促进当代党员杂志社组建期刊集团。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垄断经营的计划分配资源和产品旧体系,形成开放、竞争、有序和繁荣的出版市场。推动报刊与其他媒体的融合,重点支持一批有市场潜力的报刊和网站加快整合与转型。构建以报纸为主,网站、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协同发展的多媒体产品结构,构建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展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策划等专业化中介体系,提高市场化程度。

  (四)加强和改进行政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牢固树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法律、政策业务水平。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注重创新工作内容、形式、手段,打好主动仗。

  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开通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网站,充实内容,公开政务,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实行行政许可接件与行政审批分离,建立科学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建立分级负责、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新闻出版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清市与区县(自治县、市)两级新闻出版管理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出版退出机制,规范出版发行秩序,建立诚信机制,促进公平竞争。

  建立报刊、图书、发行、印刷、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的监测体系,完善审读、鉴定、监督、考核、奖惩机制,维护正常出版和经营秩序;成立行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法定统计指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新闻出版统计数据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发挥版权管理部门的作用,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出、电子软件、信息网络等领域版权保护系统工程。

  (五)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外向型新闻出版单位尤其是实力雄厚的新闻出版集团到境外发展;支持各类新闻出版单位在海外建立多种形式的出版发行机构;加快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市场主体,加强与境外出版企业的合作。设立出版“走出去”百万基金,鼓励支持市内报刊、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开拓海外出版市场,输出文化精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创立自立自主品牌,形成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增加我市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积极争取出版物出口自主权,鼓励扩大版权输出和有实力的各种企业从事出版物出口。打破地区封锁,拆除市场壁垒,鼓励兄弟省市的出版经营单位来我市发展;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新闻出版非公有经济发展,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国民待遇。

  (六)引导支持新闻出版业非公有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动漫和网络游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物印刷、可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领域,在国有企业控股前提下,投资参股出版物印刷发行、报刊出版单位的广告和发行,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从事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规范和引导新闻出版业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全市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