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闻出版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要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塑造微观搞活、整体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报业广告收入年增长15%,达到8.5亿元;报刊发行量年均增长5%,期发量达到150万份;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13%,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为建成长江上游一流报业集团打下坚实基础。电脑报社要加快发展,尽快上市,巩固国内市场占同类报纸60%市场份额的成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普类传媒集团。

  4.大力发展期刊业。新创办期刊8-10种,解决我市期刊出版资源不足的问题,为重庆期刊业的更大发展和增强重庆期刊业的影响力奠定基础。选择8家左右科技类期刊整体转制,创新期刊体制机制。繁荣社科期刊,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新培育期发量超过50万册的期刊1种、期发量超过30万册的期刊1种、期发量超过20万册的期刊2种、期发量超过10万册的期刊5种。巩固《党员文摘》、《商界》、《中国药房》、《微型计算机》、《课堂内外》等一批优秀期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扩大《改革》、《探索》、《现代法学》、《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应用数学和力学》等一批学术性优秀期刊的影响,大力扶持经济类、社会文化生活类、科普类、技术类、医学类期刊和新办期刊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5种期刊的市场占有量居全国同类期刊之首,促成3-5个期刊走进国际市场。

  充分发挥当代党员杂志社和品牌期刊的龙头带头作用,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5.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建设重庆版权贸易网站,建立各类大型作品库,引进网络版权贸易人才;建立和完善版权贸易机制,充分发挥版权代理机构在出版物版权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和推动版权贸易健康发展。开拓工业版权、科技版权、艺术版权贸易新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版权交易市场,实现版权交易电子商务化、规模化,提高版权产业在全市出版产业中的比重。大力开发外向型出版物,扶持重庆出版社、《电脑报》、《商界》、维普公司等单位对外输出版权。建立著作权授权推广中心,通过作品授权使用,将版权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重庆软件产业园、重庆动漫数字娱乐基地等以著作权再授权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建立起覆盖全市、辐射西部重点地区的版权保护、版权服务和版权产业的新机制。

  6.大力发展印刷复制业。到2010年,我市印刷业要在总量、结构、布局上进一步趋向科学、合理,企业抗风险能力与竞争能力要明显增强,并基本形成竞争有序、良性发展、快速提高的印刷产业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吸引外资、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资产进行重组,建立主业突出,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重庆印务集团。整合现有企业,产生2-3家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印刷企业。

  通过结构调整,科学布局,着力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带。

  以主城为中心的融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印刷产业带。着重发展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实力强劲的大型印刷企业,以重庆国际印刷包装城为龙头,带动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印刷产业带,满足本市出版物印刷市场和各类包装装潢印刷市场的需要,同时西向四川、南向贵州的大中型城市辐射。

  以万州、涪陵为中心的库区产业带。抓住库区发展旅游经济和农副产品生态经济的特点,着重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立足库区,辐射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以黔江为中心的东南印刷产业带。鼓励和支持以烟草包装装潢印刷为主业的现有大型骨干企业继续做强做大。根据该地为三省市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特点,依托民族服饰、饰品、用具等生活装饰特色,着重研究发展“民族生活装饰印刷”服务,丰富人民生活,满足该地区日益升温的旅游市场需要。

  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印刷生产设备,发展高档印刷、彩色印刷、个性化印刷,实现书刊印刷业的产业升级。加快商业印刷和包装业的发展速度,加强数字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印刷业的科技含量。争取到2010年,全市70%以上的印刷企业达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中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