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闻出版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1.体制性制约仍然严重。新闻出版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企业微观机制不活,报业、出版、发行三大集团体制改革远未完成;一大批国有事业单位体制僵化。

  2.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发展水平不高,行业实现增加值仅占全国总量的0.8%,在全国位次靠后。

  3.结构不合理。一是经济结构失衡,国有出版企业经营严重依赖中小学教材教辅;渝版一般图书在全国图书市场的占有率偏低;二是企业结构失衡,印制企业多数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力和效益低下;三是产业聚集度低,印装产业多数处于分散状态。民营发行业多数为小店、小摊,形成规模的企业不多。

  4.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市场秩序不规范,盗版、盗印、非法出版、无序竞争等现象依然严重,扰乱了正常出版秩序,阻碍了产业发展;中介组织缺位,诚信机制缺失,制约了市场发展。

  5.宏观管理滞后,产业政策不完善,法制建设落后。

  6.开放度较低,谋划国内外两个市场,特别是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不够,出版物版权贸易量小。

  7.在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的开发应用方面明显落后,纸质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网络出版相互之间不能有效融合,内容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

  8.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缺乏出版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名编辑、名出版家较少。

  (三)新闻出版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未来几年,新闻出版业处于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机遇挑战并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新闻出版业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为新闻出版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出版生产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出版物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新闻出版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但面临的挑战也异常严峻,加入WTO使中国出版业开始直面世界传媒巨头的竞争,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各种传媒形态高度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极大冲击着传统出版形态(如图书发行量已连续5年徘徊不前),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正在日趋深入,这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中小学教材全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这势必对过度依赖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业产生深远影响。

  二、重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出版物需求为根本目标,适应构建法治、平安、绿色、公正、活力和诚信重庆的基本要求,转变发展观念,繁荣事业和发展产业并重,创新新闻出版发展模式,提高新闻出版发展质量,增强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使我市新闻出版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较快发展,为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管理机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坚持繁荣城市文化,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改革开放,用好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重塑市场主体,搞活微观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整合出版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进步。

  三、重庆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重庆新闻出版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重庆新闻出版综合实力居西部地区前列,基本建立起导向正确、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闻出版体系,为后10年顺利建成长江上游新闻出版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实施“四项工程”,即出版“惠民工程”、重点出版工程、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工程、出版立体监测服务工程;建设“四个基地”,即印刷复制基地、新型传媒产业基地、版权产业保护基地、现代出版物流通集散基地。“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总资产年递增8.06%,到2010年达到187亿元;销售收入年递增9.62%,到2010年达到143亿元。行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8%,2010年,达到56.19亿元,在全市GDP中的比例达到1.12%,实现行业增加值2010年比2005年翻一番的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