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甬政发〔2006〕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宁 波 市 基 础 测 绘 规 划
(2006-2010年)
前言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服务范围涉及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进一步加强我市基础测绘工作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我市已基本建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基础测绘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测绘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市级基础测绘专项规划的编制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的基础测绘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及时的测绘保障。
第一章 面临的基本形势
1.1 “十五”基础测绘的主要进展
“十五”期间是我市基础测绘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推动基础测绘标准化,基本实现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适应“数字宁波”建设需求的重要阶段,取得的主要进展有:
1.1.1 确立了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了基础测绘的市、县分级管理体制,明确并细化了计划的编制范围和申报程序。市财政在城建计划中安排了基础测绘专项经费,其他县(市)、区的基础测绘经费稳步提高,基础测绘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1.1.2 基本实现数字化的基础测绘技术体系
加大了对测绘科技攻关和数字化设备的投入,注重培养和引进测绘高新技术人才,建立了以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建成了市级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制定了包括3个地方性标准在内的一系列技术规程,促进了基础测绘的全面实施。
1.1.3 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空间定位体系
形成以全市性框架网、基本网为主体,市城市规划区加密网为补充,建城区工程网为应用的三级基础平面控制结构体系,实现了各种坐标系统之间的严密转换。改造和复测了市基本水准网,进行了三江片的地面沉降监测,完成了三江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
1.1.4 积极开展基础地形测量与更新
完成了全市1:25万、1:5万和沿海4000余平方公里1:1万地形图的收集、新测或修测;实施了市规划区1:5千航空摄影,制作了1:1万、1:2千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新测或修测了2500平方公里范围的1:2千、1:1千和1:5百地形图;编制了全市1:10万和市规划区1:5万的地形挂图。积极推进地形测量更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大了基础地形测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了地形测量成果共建共享的步伐。
1.1.5 大力推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全面完成了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成了市规划区1:5百~1:2千的数字线划图、1:2千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全市1:1万、1:5万和1:25万数字线划图、1:1万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开展了三维建模的试验工作;各县(市)、区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为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及公共事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基础测绘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1.2 发展趋势与总体需求
基础测绘的发展已进入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要时期,其技术手段、产品形式、消费层次和资源配置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信息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各国测绘发展新的契机;卫星定位和遥感等空间技术的发展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与更新能力,也有力地推动了地理信息处理自动化和分发服务的网络化。随着推进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对基础测绘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数字化和知识化,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数字宁波”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组成。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测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