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地理空间基础数据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利用已有控制测量成果、数字化数据成果以及遥感、航空影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等多种信息源,实现多种比例尺数字测绘产品的同步快速更新。
--开展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全省多种比例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和专题信息数据库的关联、无缝漫游、无级放大。
--开展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可用于不同平台和不同数据库互操作的应用软件系统,支持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
--开展地理空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提供逼真的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的可交互、动态虚拟情景,重现用户关心的事态发生、发展过程,为各类用户的规划、管理及项目建设提供虚拟现实环境服务。
3.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体系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体系是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由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市级和省直厅局基础地理信息交换网站及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设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构成。基础地理信息交换中心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体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有效连接,与省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市的交换网站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进行连接。
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换网络体系建设和我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步建设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各市的交换网站。建设网上信息发布、查询和分发服务体系,满足各类用户及时了解、正确使用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及时跟踪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建设动态,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山西实际,制定和完善从数据源获取、数据采集、质量控制、数据库建立、成果开发应用与保密、网络交换到信息管理、分发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相适应,并能够与国际、国家标准接轨的空间数据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分发服务的需求。
(五)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现代化测绘资料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我省要尽快建设空间充足、功能完善、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测绘档案存储和服务基础设施。其主要内容包括:馆舍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数字化存储设施建设、档案修复、处理、保护设施建设、档案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所建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保障等。经费投入采取中央和省两级财政配套的办法,实现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测绘资料档案存储能力和服务水平。
2.测绘资料档案保存保护。
测绘资料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全省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在内的社会和人文信息,具有珍贵的应用参考价值。因此,一是要采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我省测绘资料档案馆保存的各类历史档案资料进行扫描、照相、微缩等技术处理后,归档建库保存;二是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馆藏损毁较严重的古旧地图档案资料,利用现代技术开展修复工作,保护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原件;三是要继续搜集古旧地图、国内外出版发行的各类地图产品、重大测绘工程形成的相关资料等重要的测绘档案资料。
(六)基础地理信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