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江苏省“十一五”社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
│ 项目名称 │ 总 体 思 路 │ 关键技术 │ 实施目标 │
├─────┼─────────────────┼─────────────┼────────────┤
│1、水环境 │围绕大型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1)湖泊污染控制技术与生 │组织实施太湖流域等大型水│
│ 科技 │、城市环境改善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需求│态修复技术 │体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 示范工程 │,衔接国家重大专项,依托重大工程,│(2)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生 │科技示范工程,南京、镇江│
│ │选择典型区域,深入开展湖泊流域污染│态构建的集成技术 │等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科技│
│(水污染控│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3)水源地水质净化、恢复 │示范工程,促进太湖流域水│
│制与生态修│应用科技工程示范,组织实施复杂水系│技术、环境污染防治的共性关│质以及南京、镇江等城市水│
│复科技示范│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水景观│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我国│
│ 工程) │和水文化恢复科技工程示范,开展环境│(4)大型湖泊流域生态保护 │湖泊和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
│ │污染防治的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和│模式 │可资借鉴的成套技术和方法│
│ │科技工程示范,为我省水资源和生态保│ │。 │
│ │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饮用水安全提│ │ │
│ │供科技支撑。 │ │ │
├─────┼─────────────────┼─────────────┼────────────┤
│2、新农村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1)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生 │通过部门集成、省地联动筛│
│ 科技 │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生命质量为│态设计及人居环境构建集成技│选一批关键技术,针对我省│
│ 示范工程 │宗旨,与全省农民集中居住建设规划相│术 │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衔接,集成应用现代生态设计技术、农│(2)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 │和需求,开发出多套技术集│
│(新农村人│村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节能│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应用方案,建设不同类型│
│居环境科学│、节水、节地、节材技术,高氟水地区│集成技术与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的新型生态化节约型农村民│
│构建科技示│农村改水和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3)农田节氮控磷与农药安 │居示范点50个左右,总结出│
│ 范工程) │术等,实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居环│全施用技术 │可供面上推广的技术集成应│
│ │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4)河网水质净化与水体修 │用方案,提升我省农村居民│
│ │改善及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复技术 │点建设整体水平。 │
│ │。 │(5)农村生物质资源化综合 │ │
│ │ │利用技术 │ │
│ │ │(6)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保 │ │
│ │ │障技术和高氟水地区农村低成│ │
│ │ │本改水技术 │ │
│ │ │(7)建筑节能新材料及新技 │ │
│ │ │术 │ │
├─────┼─────────────────┼─────────────┼────────────┤
│3、循环经 │针对当前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瓶颈│(1)重点污染行业循环经济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通│
│ 济 │的资源环境问题,紧密结合生态省建设│共性关键技术 │过与省有关部门和地方联合│
│科技示范工│和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要求,以产业│(2)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 │,选择化工、冶金、纺织、│
│ 程 │结构生态化为核心,以水、能源和资源│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 │印染、电子等产业及生物质│
│ │的节约与再生为突破,选择重点行业、│(3)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关 │资源综合利用及原材料替代│
│(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典型园区或区域,开展废弃│键技术 │技术领域,以高新园区、特│
│关键技术集│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 │色产业基地、重点企业为主│
│成科技示范│的攻关和集成应用研究,组织实施一批│ │要对象,组织实施20个左右│
│ 工程) │科技示范工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科技示范工程,突破一批循│
│ │推进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 │环经济关键技术,探索区域│
│ │撑。 │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机│
│ │ │ │制,提高我省产业结构生态│
│ │ │ │化水平和水、能源、资源的│
│ │ │ │利用效率。 │
├─────┼─────────────────┼─────────────┼────────────┤
│4、医疗规 │围绕百姓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和看病难、│(1)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共 │与省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实│
│范化数字化│看病贵、医疗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选择│享关键技术 │施7-10种常见多发病规范化│
│科技示范工│一批我省高发性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2)重大疑难疾病和常见多 │诊治技术开发与示范”,以│
│ 程 │等重大疾病和常见多发病,开展临床规│发病规范化诊治技术 │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医院、│
│ │范化综合诊治技术集成研究,组织实施│(3)预防、康复、保健技术 │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社区(│
│(重大疾病│数字化医疗服务科技示范,促进公共医│集成应用 │乡镇)卫生院的“数字化医│
│规范化诊治│疗资源共享水平,带动提升社区和农村│ │疗服务集成应用示范”等科│
│与数字化医│医疗服务水平,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 │技示范工程,建设20个左右│
│疗服务研究│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 │的示范工程,提高公共医疗│
│科技示范工│ │ │服务效率,提升全省医疗卫│
│ 程) │ │ │生服务的整体技术水平,提│
│ │ │ │高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 │ │。 │
├─────┼─────────────────┼─────────────┼────────────┤
│5、食品安 │针对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超标、检测技│(1)降低化学残留合二次污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
│ 全 │术落后、质量标准不统一等日益突出的│染为主的源头控制、生产环节│超市为平台,组织有关科教│
│科技示范工│食品安全问题,按照现代食品安全经营│的HACCP管理等农产品安全生 │单位、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
│ 程 │理念,以超市为龙头,采取“反弹琵琶│产关键技术合标准 │工企业,示范实施“以苏果│
│ │”的思路,整合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2)气调保鲜技术及设备 │超市为平台,实施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和装备,依托生产基地、加工生产│(3)农兽药和重要致病菌的 │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
│关键技术集│企业、检测机构三大载体,围绕大宗的│快速检测技术 │”的苏果食品安全控制模式│
│成科技示范│具有代表性的大米、叶菜类蔬菜、猪肉│(4)食品安全信息技术和质 │,在全省建设20个示范点。│
│ 工程) │、禽蛋、奶制品、果品、水产品和食用│量整合管理技术。 │ │
│ │油等八大类农产品,集成示范从基地到│ │ │
│ │超市的全程质量监控技术,形成以苏果│ │ │
│ │超市为龙头的“从田头到餐桌”和“从│ │ │
│ │餐桌到田头”的双向全程质量安全食品│ │ │
│ │供应链。 │ │ │
└─────┴─────────────────┴─────────────┴────────────┘
附件3:
江苏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项目类别│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 主 要 内 容 │
│ │ 名称 │ │ │
├────┼────┼───────────────┼──────────────────────────┤
│一、面向│1、工程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集成│1、采集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引进一批急需的国内外 │
│全社会科│技术文献│我省科技、教育、文化三大系统科│工程技术辅助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专业文献电子数据库,│
│技创新需│信息中心│技文献资源,建设国内一流、覆盖│开发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信息服务系统和特色数据库,建│
│求的科技│ │全省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优│设国家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南京镜像站。 │
│公共服务│ │化资源结构,形成印刷型、电子版│2、构建文献资源信息网络平台。 │
│平台 │ │、网络版文献相配套的文献信息资│3、开发支持跨平台、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环境的综合性文 │
│ │ │源体系和共享服务体系,满足我省│献处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分布式加工与共享服务的文献│
│ │ │科技创新文献利用的需要。 │服务平台。 │
│ │ │ │4、建设科技报告和数据收集管理系统。 │
│ │ │ │5、建立覆盖全省的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系 │
│ │ │ │统。 │
│ ├────┼───────────────┼──────────────────────────┤
│ │2、大型 │构建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1、以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为基础,以若干专业分析测 │
│ │科学仪器│络和信息资源库,调控增量投入,│试服务中心为节点,通过网络加节点的运行模式,构建平台│
│ │设备共享│激活存量资源。完善大型科学仪器│的主体层。 │
│ │服务平台│共享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2、以仪器设备、专业人才等资源信息库为基础,建立共享 │
│ │ │、开放高效、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带动实物资源共享,构建│
│ │ │技术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信息层。 │
│ │ │服务系统,为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3、建设方便、快捷、有力的仪器设备运行保障服务网络, │
│ │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重点开展仪器耗材、试剂标样的配送服务,仪器维修与改造│
│ │ │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升级技术服务,仪器调剂服务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咨询服│
│ │ │ │务,构建平台的保障层。 │
│ │ │ │4、吸纳原值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建立社会 │
│ │ │ │化管理的评价体系和政府联合评议制度。 │
│ ├────┼───────────────┼──────────────────────────┤
│ │3、农业 │以加强具有江苏区域特色的种质资│1、建设1座现代化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中期库及其附属设施。│
│ │种质资源│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主要目标,整合│2、建设农业种质圃(场、馆、园)43个,保存各类农业资 │
│ │保护与利│完善农作物、林木、畜禽和水产资│源总数达到12万份以上。 │
│ │用平台 │源,加强种质资源搜集、保藏和安│3、制定与国家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 │
│ │ │全保护,建立与国家科技资源平台│范,实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
│ │ │衔接的实物和信息共享平台,为我│化。 │
│ │ │省农业科研单位育种和开展相关研│4、建立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分布式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 │
│ │ │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共享网络服务系统,实现农业种质资源数据的网上查询和种│
│ │ │ │质的网上订购。 │
│ ├────┼───────────────┼──────────────────────────┤
│ │4、科学 │打破条块分割,整合集成相关单位│1、建设和完善若干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 │
│ │数据资源│、部门、行业、地区积累的科学研│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数据涵盖领域:环境、测绘、│
│ │共享服务│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观│国土资源、土壤、气象、地震、海洋、水文水资源、水利、│
│ │平台 │察、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农业、林业、渔业、地质与矿产等。 │
│ │ │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2、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网和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系统,搭建科 │
│ │ │,加强与国家科技数据的链接和信│学数据共享平台。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
│ │ │息交换。开展高水平数据产品的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
│ │ │合分析和深度开发服务,按领域分│科学研究数据资源,重点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基础科学│
│ │ │别构建科学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共│、能源与交通、新材料、基础测绘、海洋资源等领域构建主│
│ │ │享网,形成完备的科学数据分级分│体数据库。 │
│ │ │类共享服务体系,实现科学数据资│3、建成全省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通过有效运 │
│ │ │源的有效共享,充分发挥科学数据│行共享机制,开展科技文献资源、生物科技资源、基础测绘│
│ │ │资源的最大价值和效益。 │、水文水资源、重大项目科技成果等科学数据资源再开发和│
│ │ │ │深入挖掘。 │
│ ├────┼───────────────┼──────────────────────────┤
│ │5、超级 │按照开放共享、做大做强的原则,│1、建立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系统,定制峰值速度达1万亿次/ │
│ │计算中心│引进性能高、通用性强的超级计算│秒。 │
│ │ │硬件、软件系统,建设高性能计算│2、购置通用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覆盖结构分析、计算 │
│ │ │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重点行业│流体力学、分子模拟、生物信息、计算化学、数值气象研究│
│ │ │、高科技领域的海量信息处理、研│等的应用领域。 │
│ │ │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拓展高性能计│3、建设数据信息安全的网络环境、防范措施和相应的配套 │
│ │ │算的产业应用,实现高性能计算增│环境,保障计算机系统高效运行。 │
│ │ │殖服务。 │ │
├────┼────┼───────────────┼──────────────────────────┤
│ │6、知识 │有效集成全省专利、商标、版权和│1、建设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数据库。整合集成现有技术法 │
│ │产权与技│技术标准资源,加强知识产权和技│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资源,建立健全中外专利信息数据│
│ │术标准公│术标准资源的建设和二次开发,构│库、失效专利信息数据库、商标信息数据库、版权信息数据│
│ │共服务平│建我省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技术法规│库,建立健全涉及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机械、化工等行业│
│ │台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数据库,开│标准的权威标准数据库。 │
│ │ │发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专家咨询│2、构建应用共享服务系统。具备检索、专题数据库制作、 │
│ │ │、战略评估和应用分析系统,面向│预警分析等功能,提供战略咨询、法律诉讼咨询、无形资产│
│ │ │全省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评估咨询、推广转化咨询、代理代办等服务。 │
│ │ │产权和技术标准相关信息咨询、技│3、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预警平台。为全社会提供WTO各│
│ │ │术指导、评估决策服务,构建全省│成员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TBT),卫生及植 │
│ │ │开放共享、运作高效的技术法规、│物卫生措施(SPS)通报,我国企业出口受阻案例分析报告。 │
│ │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共知共享平台│4、建成全省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培训体系。 │
│ │ │。 │ │
├────┼────┼───────────────┼──────────────────────────┤
│二、面向│1、现代 │整合全省工业设计资源,建设一个│1、建立支撑创新设计的并行设计、协同设计、模块化设计 │
│先进制造│工业设计│集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反求设计、虚拟设计、模糊设计、决策支持、集成技术等│
│业需求的│公共服务│设计、信息查询、工业设计展示交│工具系统。 │
│共性技术│平台 │易及培训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为中│2、围绕制造业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机械、化工、建筑、电 │
│服务平台│ │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现代工业│子、生物、信息等行业的专业设计中心。 │
│ │ │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现代│3、以网络化制造ASP平台为框架,整合工业设计、数字化设│
│ │ │设计方法研究,建立现代设计模型│计制造、协同设计制造功能,强化信息资源库,建立分布式│
│ │ │,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的设计制造服务中心。 │
│ │ │部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 │
│ │ │源共享。 │ │
│ ├────┼───────────────┼──────────────────────────┤
│ │2、快速 │围绕三维数字化设计、快速测量及│1、建设快速测量及反求开发平台,开发激光扫描式、层切 │
│ │成型与模│反求、快速成型、快速制模、快速│式测量系统及高性能三维CAD软件系统。 │
│ │具公共服│铸造等先进制造技术,解决制造企│2、建设快速制模平台,研究母模制作、直接制模和间接制 │
│ │务平台 │业普遍关注的快速开发及快速制造│模等快速制模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种类零件的快速模具制│
│ │ │问题;结合技术难度大的关键复杂│造系统。 │
│ │ │产品和设备制造过程,进行创新性│3、建设快速成型与快速制造服务中心,建立金属件直接快 │
│ │ │研究和开发,为企业提供共性的快│速成型、微小机械快速成型、生物制造用快速成型等系统,│
│ │ │速制造技术、装备、系统及服务,│开展典型零件的快速反求、成型、制模、铸造等集成技术研│
│ │ │提高我省制造企业的快速产品开发│发;快速测量及反求、快速成型、快速制模、快速铸造等单│
│ │ │和制造能力。 │项或集成服务。 │
│ ├────┼───────────────┼──────────────────────────┤
│ │3、制造 │集成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优势资源,│1、建设制造业知识中心,涵盖我省制造业主要领域的行业 │
│ │业信息化│通过知识共享、数据托管、软件托│数据库和知识库,实现行业数据、制造技术、制造知识、制│
│ │公共服务│管、ASP应用等多种方式,为全省 │造资源等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通过新型机制,实现知识的│
│ │平台 │制造业企业提供设计、管理、制造│及时更新。 │
│ │ │、装备的信息化服务。 │2、建设制造业信息化托管服务中心,支撑数据托管、软件 │
│ │ │ │托管和系统托管等服务的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和队伍,为制│
│ │ │ │造业提供社会化的专业信息化托管服务,使得信息化系统服│
│ │ │ │务和技术提升更加专业和及时。 │
│ │ │ │3、建立ASP服务中心,为制造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
│ ├────┼───────────────┼──────────────────────────┤
│ │4、绿色 │围绕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制造│1、建设绿色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的研发 │
│ │制造公共│问题、环境影响问题以及资源优化│和技术推广服务。 │
│ │服务平台│问题,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工艺、│2、建设绿色制造工艺设计与验证服务中心,加强制造工艺 │
│ │ │清洁生产等研究,建立全省绿色制│与技术研究,开展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服务。 │
│ │ │造技术支持与推广体系,选择若干│3、建设清洁生产服务中心,开展清洁生产实施过程中的管 │
│ │ │典型企业与产品,建立绿色制造示│理规范及技术规范的研究和指导,推广和评估清洁生产技术│
│ │ │范中心,为建设绿色江苏提供技术│,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全方位的咨询及技术培训等。 │
│ │ │服务与平台支撑。 │4、建立再制造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开展激光表面改性, │
│ │ │ │纳米电刷镀,等离子喷涂等技术在再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
│ │ │ │5、建设若干绿色制造示范基地。 │
│ ├────┼───────────────┼──────────────────────────┤
│ │5、“三 │整合我省“三药”创制资源,促进│1、构建“三药”创制共享信息服务系统,为新药研发提供 │
│ │药”创制│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建设具│及时、快捷的技术咨询及信息服务。 │
│ │公共服务│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公益性、基础性│2、建设新药研发服务系统。在我省原有新药创制资源基础 │
│ │平台 │、战略性“三药”创制公共服务平│上进行整合或新建,加强和完善药物筛选、药效评价、药物│
│ │ │台,有力提升我省“三药”产业的│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研究、药物临床试验等功能性子平台│
│ │ │研发和创制能力,使之达到国内领│,强化新药创制各个共性环节创新能力。 │
│ │ │先水平。 │3、建设“三药”创制支撑服务系统。主要建设实验动物、 │
│ │ │ │化学试剂、标样耗材等支撑新药创制的共性条件服务系统,│
│ │ │ │重点建设国家实验动物模型中心,为新药创制提供及时、有│
│ │ │ │效的支撑服务。 │
├────┼────┼───────────────┼──────────────────────────┤
│三、面向│1、综合 │面向全省各类创业孵化器和创业企│1、建立全省创业辅导与培训服务系统。以资源整合集成、 │
│中小企业│性科技创│业,建成具备提供规范、集成、先│功能完善提升为宗旨,强化省创业中心创业辅导培训服务能│
│发展和科│业服务子│进的标准创业流程、辅导培训、创│力。 │
│技创业需│平台 │业投资、技术转移及交易、网络信│2、建立全省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 │
│求的科技│ │息等综合性、公益性服务的能力,│业创业投资平台、创业贷款平台,提升我省科技创业投融资│
│创业服务│ │完善综合集成、协调全局的格局,│服务能力;设立省内技术转移和交易分支机构,健全省内外│
│平台 │ │为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技术产权交易合作机制。 │
│ │ │术产业提供基础性创业支撑。 │3、建设全省科技创业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科技创业人才培 │
│ │ │ │训基地。 │
│ ├────┼───────────────┼──────────────────────────┤
│ │2、专业 │面向全省特色和主导的高新技术新│1、建设软件创业服务平台,为全省软件产业化提供基础性 │
│ │性创业服│兴产业和专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围│创业条件支撑。 │
│ │务子平台│绕新药创制、软件、集成电路设计│2、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公共电子设计辅 │
│ │ │与测试、环境保护、数码动漫创业│助辅助工具(EDA)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和IP资源服务中心 │
│ │ │需求等,根据创业孵化规律,建设│,为中小型和创业型IC设计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与多项目晶圆│
│ │ │具备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装备│(MPW)支持。 │
│ │ │先进、功能齐全的资源库、数据库│3、建设新药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新药创制孵化基地、医药 │
│ │ │、分析测试、工艺研究及中试等公│公共基础实验室、中药工艺研究和中试平台、医药数据库和│
│ │ │共技术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服务能│临床试验(CRO)专业服务平台。 │
│ │ │力。 │4、建设环保创业服务平台,提供环保技术设计、研发、检 │
│ │ │ │测和成果展示与交易服务等。 │
│ │ │ │5、建设数码、原创动漫技术开发创业服务平台,为全省原 │
│ │ │ │创动漫技术、数码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基础│
│ │ │ │创业支撑。 │
│ ├────┼───────────────┼──────────────────────────┤
│ │3、区域 │围绕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接受│建设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地区区域性科技创│
│ │性创业服│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需│业服务中心。 │
│ │务子平台│求,完善基础创业环境和基本装备│1、设立功能比较齐全的一站式服务门户窗口,集中提供入 │
│ │ │条件,具备创业入门基础服务、网│驻企业创业基础服务。 │
│ │ │络信息服务、培训辅导服务、商务│2、建设内部局域网,与省综合性创业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网 │
│ │ │接待服务、产品交易展示服务、法│、省科技信息网相连接。 │
│ │ │律财务服务引导等基础性服务功能│3、建设创业孵化多媒体培训教室,协助省综合性创业服务 │
│ │ │。 │中心开展辅导培训;建设产品交易展示大厅,促进产品营销│
│ │ │ │。 │
│ │ │ │4、设立入驻企业共用接待室和商务服务设施,提供会务、 │
│ │ │ │复印、传真等公共服务。 │
├────┼────┼───────────────┼──────────────────────────┤
│四、带动│1、中国 │依托中科院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吸│1、建立纳米材料及器件、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纳米 │
│核心技术│科学院(│引国内骨干科研力量,在苏州工业│仿生技术等研究开发平台。 │
│突破和新│苏州)纳│园区建成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领域│2、开发特定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用于探测生命科学、生物传 │
│兴产业发│米技术与│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感等纳米器件与系统;用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的纳米药物载│
│展的重大│纳米仿生│学研究机构。加强知识创新,开展│体及新剂型、微型智能化医疗器械、新型高密度存储器和仿│
│科技基础│研究所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生电路逻辑系统等。 │
│设施 │ │,加快产业化技术开发、成果转化│3、建立纳米中试技术平台、纳米技术孵化及纳米材料检测 │
│ │ │和人才培养,成为相关技术的研究│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
│ │ │、转化及综合服务的基地。 │ │
│ ├────┼───────────────┼──────────────────────────┤
│ │2、中国 │依托中科院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在│1、建立高性能材料研究开发平台,开发高性能金属材料、 │
│ │科学院(│“常州科教城”,以数字化、信息│陶瓷材料、稀土应用材料、高分子材料,推进纳米技术在装│
│ │常州)先│化、智能化和精密化为研究方向,│备材料中心应用。 │
│ │进制造技│集成先进技术,创建转化平台,提│2、建立高新能机械基础零部件、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新型电 │
│ │术创新中│高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的自│子元器件研究开发平台,开发机械基础件和系统的设计、制│
│ │心 │给率,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与│造、检测技术及新型仪器仪表等。 │
│ │ │国外的差距,成为先进装备制造技│3、建立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研究开发平台,开发新一代开 │
│ │ │术开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放式数控系统和智能化编程系统,推进高性能、高精度、高│
│ │ │和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的信息中心。│效率的数控机床的产业化。 │
│ │ │ │4、建立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设备、智能化成套纺织机械 │
│ │ │ │研究开发平台,开发相关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
│ │ │ │核心零部件等。 │
├────┼────┼───────────────┼──────────────────────────┤
│ │3、南京 │整合南京大学国家固体微结构物理│1、引进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和完善的软件系统建设计算 │
│ │微结构国│、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设计中心。 │
│ │家实验室│力量,以微结构科学研究为核心,│2、引进分子束外延设备等建设材料制备中心,实现薄膜与 │
│ │ │围绕研究凝聚态物质与材料,探索│超薄膜的原子级外延生长。 │
│ │ │、设计和制备各种新型功能材料,│3、建设测试表征中心,实现对不同尺度微结构的结构特征 │
│ │ │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及│和物性表征的分析。 │
│ │ │其集成系统,为微电子、光电子、│4、建设微加工与微结构器件研究中心,实现一维、二维、 │
│ │ │微波电子、声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三维不同维度复杂结构的表征。 │
│ │ │展提供创新成果。 │ │
│ ├────┼───────────────┼──────────────────────────┤
│ │4、南京 │整合东南大学“通信技术国家重点│1、建设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高性能核心传输与交 │
│ │通信技术│实验室”、“国家移动通信工程技│换网络,支持NGN技术发展。 │
│ │国家实验│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科教资│2、建设无线与移动通信研究中心,营造面向未来无线与移 │
│ │室 │源和我省骨干企业,建设国际一流│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环境。 │
│ │ │的通信技术实验室,突破制约移动│3、建设射频与天线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通信射频及智能天 │
│ │ │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线技术研究。 │
│ │ │应用环节,重点发展移动终端产业│4、建设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开展大规模通信、高频(R│
│ │ │群,提升壮大我省通信产业。 │F)、高速,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设计。 │
│ │ │ │5、建设通信多媒体信息研究中心,开展通信多媒体信息处 │
│ │ │ │理及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
│ │ │ │6、建设通信协议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面向通信传输 │
│ │ │ │协议及网络管理协议的应用软件研究。 │
│ ├────┼───────────────┼──────────────────────────┤
│ │5、江苏 │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1、建设微生物多样性与快速改造、微生物代谢工程与调控 │
│ │省工业生│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科教力量│优化、生物分离、生物反应器与过程工程装备等技术平台,│
│ │物技术创│,以集成创新和积累性创新为主要│进一步提升我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
│ │新中心 │手段,研究开发工业生物技术的共│2、建立生物能源、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和生物材料中试工程 │
│ │ │性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在大宗│化装置,研究开发生物能源、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和生物材料│
│ │ │化学品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生│的产业化技术与装备。 │
│ │ │物能源与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技术│ │
│ │ │上取得新进展,为突破资源、能源│ │
│ │ │与环境瓶颈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
│ ├────┼───────────────┼──────────────────────────┤
│ │6、国家 │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科│1、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生物遗传、重大农业 │
│ │农业科技│院,联合相关科教资源,在南京建│灾害控制、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 │
│ │华东(江│立国际先进的“国家农业科技华东│2、建设动植物种质品种鉴定检测和评价平台,开展动植物 │
│ │苏)创新│(江苏)创新中心”,与国家农业│种质鉴定与评价,育种材料的基因型鉴定,动植物新品种检│
│ │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衔接,为全省食物安│测、鉴定和评价等。 │
│ │ │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3、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安全、环境效应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
│ │ │持,为全省农业产业链提供全面技│技术平台,开展投入品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测鉴定,农产品质│
│ │ │术服务和成果保障。 │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和检测方法评估规范的研究和应用等│
│ │ │ │。 │
│ │ │ │4、建立现代农业成果转化试验室与试验基地,开展现代农 │
│ │ │ │业技术中试、企业孵化等服务。 │
│ ├────┼───────────────┼──────────────────────────┤
│ │7、苏南 │依托苏州高新区,与国内外著名高│1、完善包括综合科研服务楼在内的相关设施建设。 │
│ │工业技术│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紧密合│2、建立包括软件、医药、环保等创业培训孵化平台、成果 │
│ │研究院 │作,围绕信息技术(IC设计及软件│展示交易中心和产权转移中心。 │
│ │ │开发)、生物医药、环保等技术的│3、完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有机衔接的管理 │
│ │ │研究开发和相关技术服务,在“苏│模式和运作机制。 │
│ │ │州科技城”建设“苏南工业技术研│ │
│ │ │究院”,建立功能完备技术平台,│ │
│ │ │集聚相关人才为科研机构和科技型│ │
│ │ │企业提供技术孵化和转移等服务。│ │
├────┼────┼───────────────┼──────────────────────────┤
│ │8、江苏 │依托南京汽车集团,联合国内外相│1、建立汽车产品设计开发中心、动力总成研究中心、汽车 │
│ │省(南京│关科教资源,建立具备综合集成、│电子研究中心、产品试验检测中心、汽车零部件研究与设计│
│ │)汽车工│研究试验、车型设计、试制等自主│中心等设施。 │
│ │程研究院│开发能力,形成集汽车产品开发、│2、形成具备欧四发动机等关键单元及每年2~3个车型的开发│
│ │ │测试、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能力。 │
│ │ │集中力量进行新产品技术开发和成│ │
│ │ │果转化等服务,推动全省汽车及相│ │
│ │ │关零部件制造企业技术进步。 │ │
│ ├────┼───────────────┼──────────────────────────┤
│ │9、江苏 │依托春兰研究院,联合国内外科教│1、建立能源存储与转换应用技术、氢能综合利用技术、地 │
│ │省(泰州│资源,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平台。围│源热能利用技术等研发实验室和试验装置及产品检测装置。│
│ │)清洁能│绕高效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研究能源储存与转换应用、氢能综合利用及地源热能利 │
│ │源研究院│,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新兴产业,│用领域的核心技术。 │
│ │ │实现清洁能源产业技术跨越与结构│3、推进清洁能源研发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应 │
│ │ │调整。 │用,研究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高效地源热能换热器和系列地│
│ │ │ │源热泵系统成套装置。 │
│ ├────┼───────────────┼──────────────────────────┤
│ │10、江苏│依托徐工集团技术中心,联合国内│1、建立动力传动综合试验平台,开展工程机械产品动力传 │
│ │省(徐州│外科教资源,建立工程机械关键技│动及关键传动部件的试验研究。 │
│ │)工程机│术开发与试验平台,提升技术创新│2、建立液压技术试验平台,开展液压元件及系统的设计与 │
│ │械研究院│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缩短我│验证,故障模拟与分析研究等。 │
│ │ │国工程机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成│3、建立工程机械制造技术中心,开展制造系统集成、重大 │
│ │ │为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国际│制造工艺等技术研究。 │
│ │ │先进的工程机械研究、孵化、辐射│4、建立工程机械结构及整机试验平台,开展整车模拟试验 │
│ │ │及服务基地。 │及大型结构件试验。 │
│ ├────┼───────────────┼──────────────────────────┤
│ │11、江苏│结合泰州医药城建设,在扬子江药│1、建立原创化学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化合物计算机辅 │
│ │省(泰州│物研究院的基础上,联合国内相关│助仿真设计、化合物合成小试、新型结构化合物活性测试及│
│ │)新药研│科教资源,建立国际先进的新药研│药剂学研究等,开展化合物设计、筛选、合成、活性测试服│
│ │究院 │究平台,提升我省新药创新能力。│务。 │
│ │ │围绕人类重大疾病治疗,开发具有│2、建立化学原料药中试研究车间及中试质控中心,为优化 │
│ │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新药,促│创新型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及创新型化学药物│
│ │ │进我省医药产业升级。 │药效、临床研究用样品生产制备等提供保证。 │
│ │ │ │3、建立中药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膜分离、色谱分离、 │
│ │ │ │大孔树脂吸附等现代中药研究技术平台,开展现代中药创新│
│ │ │ │研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