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4)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研究。开展结构材料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少污染的复合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功能材料领域的稀土材料、高分子材料、仿生与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或前沿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及微晶合金材料的研究与制造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材料设计、优化及服役失效机理与监控、计算机材料优化设计等技术基础研究。
  (5)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展农业生物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创新与利用,动植物转基因育种、优质高效生产生理生化技术,动物重要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与药物创制,农产品加工品质变化调控等技术基础研究。
  2.努力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1)人口与健康前沿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生殖细胞和生殖过程的影响,以及导致出生缺陷的技术基础研究,开展环境污染或职业危害等因素在新生儿缺陷发生和不孕不育症中的病因学的研究及其标志物技术的应用机理研究。开展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化器官、可降解生物组织工程材料和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2)资源与环境重点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江苏地区水系及其河网系统的水动力结构、水循环特征、水环境效应和水环境容量评价、建模与预警技术,典型湖泊、河道与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结构演变与功能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的方法途径等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我省土壤资源与质量演变规律及其污染状况的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不同类型工业污染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区域土壤健康质量评价和监控技术、土壤肥力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以及废弃地复垦技术的研究。
  3.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选择我省具有优势的学科领域和科学技术前沿方向,紧密衔接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重点开展生命体系的化学、物理问题,量子调控和未来信息科学基础,核心数学以及数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凝聚态物质与量子特性,微波中子学、微波光子学基础与光电子集成,纳米材料及器件结构性能、设计与制备,空间观测与探测的新原理、新方法等前沿探索性基础研究。
  4.重点实施3个重大项目。主要是:新型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五)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重点,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新机制,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体,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和支持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行业骨干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改制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引导和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国内外著名科研单位合作、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企业与国防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加速军民两用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落户江苏,推进外资企业研发活动的本土化。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建立开放配置科技资源的合作机制,有效集聚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1.加强研究开发载体建设
  根据我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和优势学科布局,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新建20家左右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发挥我省在微结构、微波通信、土壤学等学科的优势,争创2家以上国家实验室。加强已建的32家国家级、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新建40家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3家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提高在建的102家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水平,择优扶持20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20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平台,重点培育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载体建设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引导各类研发机构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大幅度提升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开发一批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目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企业群。引导特色产业基地在国内外选择稳定的技术依托,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成果转化,拉长产业链,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推广的新机制。按照竞争、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的星火技术密集区。
  3.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
  结合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思路,重点建设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数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人口与健康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目标,重点建设工业设计、加工成型、可靠性技术、系统集成、基础装备、绿色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等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业需求,按照“业务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建设以标准创业流程服务、创业辅导培训、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创业投资等科技创业综合性服务和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新药创制、环保技术与装备等专业孵化器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创业服务平台。重点支持20家左右业务特色鲜明、创新服务水平高、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生产力促进、知识产权、成果推广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支持30家左右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四、保障措施
  (一)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切实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努力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研究解决重大专项和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协调地方、部门及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抓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落实对党政领导干部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绩效考核。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围绕《规划纲要》的实施,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并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对科技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促进依法行政和管理。
  加强科学普及。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投入机制,加强科普场所建设与管理,提高科普场馆运行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抓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二)深化科技体制与管理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
  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努力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建立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的能力。
  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决策与咨询机制,完善决策议事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开展技术预测和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加强和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评价、信用和经费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
  (三)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
  制定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支持企事业单位重大发明专利申请和向国外申请专利,将自主知识产权产出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资质评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在科技计划立项、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制定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实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计划,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立知识产权诉讼法律援助机制,为涉外诉讼、困难企业诉讼提供援助。
  (四)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从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重点加强高技术研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创新人才,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拓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兼职兼薪,支持企业培养和吸纳科技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来苏创新创业。对科技人员带成果到苏北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可优先列入各级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扶持。
  (五)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落实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省、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尽快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用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投向,主要支持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学技术普及。
  建立科技创新市场投入机制。用足用好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对科技产业化项目实行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科技贷款规模。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培育和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
  (六)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广泛开展政府和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研发交流活动,加强对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和有实力的公司在我省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我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境外合资或合作兴办研发机构。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实施科技兴贸行动计划,促进我省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
  附件:
  1. 江苏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
  2. 江苏省“十一五”社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3. 江苏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附件1:
  江苏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


┌────┬──────┬───────┬─────────┬──────┬───────────┬────┐
│技术及产│ 项目名称 │前瞻性技术研究│  关键技术攻关  │重大目标产品│   产品群培育   │预期产业│
│  业  │      │       │         │      │           │ 规模 │
│ 领域 │      │       │         │      │           │(产值、│
│    │      │       │         │      │           │ 亿元) │
├────┼──────┼───────┼─────────┼──────┼───────────┼────┤
│一、电子│1、重大基础 │(1)基于WEB服│(1)linux操作系统│(1)linux桌│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 600  │
│ 信息 │软件研发与产│务的中间件技术│技术       │面操作系统 │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    │
│    │业化    │(2)普适计算 │(2)移动软件技术 │(2)Auto CA│软件、嵌入式软件、中间│    │
│    │      │技术     │(3)面向Agent的软│D平台软件  │件软件及重大应用系统软│    │
│    │      │(3)新型人机 │件技术      │(3)协同数 │件(电信系统软件、电力│    │
│    │      │交互技术   │(4)下一代互联网 │字办公软件系│系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    │
│    │      │       │协议(IPv6)相关软│统     │、企业信息化套装软件、│    │
│    │      │       │件技术      │      │动漫游戏软件、电子商务│    │
│    │      │       │(5)高可信软件生 │      │软件、现代物流软件、教│    │
│    │      │       │产技术      │      │育及多媒体软件)   │    │
│    ├──────┼───────┼─────────┼──────┼───────────┼────┤
│    │2、新一代通 │(1)第四代移 │(1)第三代移动通 │(1)3G无线 │3G手机、高性能路由器、│ 1000 │
│    │信系统关键设│动通信与实验验│信技术(3G)    │接入系统  │IP设备、无线局域网(WL│    │
│    │备研发与产业│证系统    │(2)下一代网络技 │(2)光通信 │AN)、智能网络终端、卫│    │
│    │化     │(2)无线传感 │术        │系统关键设备│星通信设备、光纤预制棒│    │
│    │      │器网络技术  │(3)光网络技术  │      │、新型光纤光缆、宽带光│    │
│    │      │(3)集成平面 │(4)信息安全技术 │      │纤放大器、HFC混合传输 │    │
│    │      │光波光路技术 │(5)核心器件与设 │      │设备、波分复用器、宽带│    │
│    │      │(4)P2P网络技│备制造技术    │      │交换机、光端机、全光网│    │
│    │      │术      │         │      │络设备等。      │    │
│    │      │(5)光交换技 │         │      │           │    │
│    │      │术      │         │      │           │    │
│    ├──────┼───────┼─────────┼──────┼───────────┼────┤
│    │3、集成电路 │(1)18英寸硅 │(1)12英寸硅单晶 │(1)基于龙 │3C多功能融合的移动终端│ 500  │
│    │设计与产业化│单晶及抛光片制│抛光片制备技术  │芯CPU的低成 │芯片、信息安全专用芯片│    │
│    │      │备技术    │(2)SoC设计平台与│本高性能计算│、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    │
│    │      │(2)应变硅材 │SIP重用技术    │机     │P)、专用集成电路ASIC │    │
│    │      │料制备技术  │(3)嵌入式IP核设 │(2)射频标 │、HDTV调谐器专用芯片、│    │
│    │      │(3)硅纳米结 │计及复用技术   │签(RFID) │功率器件、税控机等通用│    │
│    │      │构与纳电子器件│(4)超深亚微米级 │      │CPU产品,以及超纯石英 │    │
│    │      │集成技术   │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      │沙、MO源、12英寸硅单晶│    │
│    │      │(4)光电集成 │(5)基于MOS工艺的│      │、封装环氧模塑料、光刻│    │
│    │      │芯片技术   │功率及射频电路集成│      │胶、高纯化学品等上游原│    │
│    │      │       │技术       │      │材料与配套材料,0.25微│    │
│    │      │       │(6)高密度集成电 │      │米及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关│    │
│    │      │       │路封装材料制备技术│      │键设备。       │    │
│    │      │       │(7)集成电路产业 │      │           │    │
│    │      │       │化测试关键技术  │      │           │    │
│    │      │       │(8)无线射频(RFI│      │           │    │
│    │      │       │D)技术      │      │           │    │
│    ├──────┼───────┼─────────┼──────┼───────────┼────┤
│    │4、数字化视 │(1)多媒体液 │(1)数字电视成套 │(1)高亮度 │液晶显示器、数字高清晰│ 1000 │
│    │听产品研发与│晶一体机(PCTV│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度电视机、视听信息实时│    │
│    │产业化   │)体系构建技术│(2)阴罩式等离子 │器(OLED) │点播系统、数字卫星接收│    │
│    │      │(2)三基色激 │显示驱动与控制技术│(2)阴罩式 │机、有线电视网络产品、│    │
│    │      │光显示技术  │(3)平板显示器制 │高清晰度等离│可视电话系统、电子纸与│    │
│    │      │       │造技术与工艺   │子显示器(PD│电子书、以及驱动电路、│    │
│    │      │       │(4)系统组网与传 │P)     │导电玻璃材料、荧光粉等│    │
│    │      │       │输技术      │(3)交互式 │相关配套材料与器件。 │    │
│    │      │       │(5)场序列全彩色 │网络电视(IP│           │    │
│    │      │       │(FSFC)技术   │TV)    │           │    │
│    │      │       │(6)高性能TFT液晶│      │           │    │
│    │      │       │材料和新型显示驱动│      │           │    │
│    │      │       │技术       │      │           │    │
│    │      │       │(7)立体显示技术 │      │           │    │
├────┼──────┼───────┼─────────┼──────┼───────────┼────┤
│二、现代│5、中高档数 │(1)直线伺服 │(1)开放式数控系 │(1)基于lin│高速精密数控加工中心、│ 100  │
│装备制造│控机床研发与│技术     │统        │ux的中高档数│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数│    │
│    │产业化   │(2)超高速制 │(2)高速电主轴与 │控操作系统 │控磨床、高速高精度数控│    │
│    │      │造技术    │伺服单元技术   │(2)五轴联 │车床、高性能数控组合机│    │
│    │      │       │(3)高速精密结构 │动龙门加工中│床、高精度低速走丝数控│    │
│    │      │       │设计与制造技术  │心     │切割机、数控高速精密冲│    │
│    │      │       │(4)大型机床多轴 │(3)高性能 │床、板材柔性加工生产线│    │
│    │      │       │联动与复合加工技术│数控组合机床│等。         │    │
│    │      │       │(5)功能部件设计 │      │           │    │
│    │      │       │制造技术     │      │           │    │
│    │      │       │(6)直线电机制造 │      │           │    │
│    │      │       │技术       │      │           │    │
│    │      │       │(7)智能机器人技 │      │           │    │
│    │      │       │术        │      │           │    │
└────┴──────┴───────┴─────────┴──────┴───────────┴────┘
┌────┬──────┬───────┬─────────┬──────┬───────────┬────┐
│技术及产│ 项目名称 │前瞻性技术研究│  关键技术攻关  │重大目标产品│   产品群培育   │预期产业│
│  业  │      │       │         │      │           │ 规模 │
│ 领域 │      │       │         │      │           │(产值、│
│    │      │       │         │      │           │ 亿元) │
├────┼──────┼───────┼─────────┼──────┼───────────┼────┤
│二、现代│6、高性能纺 │(1)中高支转 │(1)顺序控制及高 │(1)高速无 │喷气织机、清梳联成套设│ 300  │
│装备制造│织机械研发与│杯、喷气及涡流│精度传感技术   │梭织造成套设│备、自动络筒机、精梳机│    │
│(续) │产业化   │纺纱技术   │(2)变频调速系统 │备     │组、整浆成套设备、高速│    │
│    │      │(2)无梭织造 │(3)平带传动技术 │(2)粗细络 │并条机、悬锭粗纱机、高│    │
│    │      │自动化、数字化│(4)计算机控制与 │联合机   │性能电气控制箱。   │    │
│    │      │、图像验布技术│在线检测技术   │      │           │    │
│    │      │       │(5)经纱全纱路自 │      │           │    │
│    │      │       │动修补断经技术  │      │           │    │
│    ├──────┼───────┼─────────┼──────┼───────────┼────┤
│    │7、轨道交通 │数字地铁总体构│(1)大功率柴油机 │(1)200km/h│动力电源、牵引传动装置│ 500  │
│    │装备关键技术│架技术    │设计制造及共轨喷射│高速机车  │、整体铝合金车身、智能│    │
│    │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       │(2)城市轨 │化屏蔽门、轨道交通电力│    │
│    │      │       │(2)交流牵引传动 │道交通整车 │自动化系统、通风与环境│    │
│    │      │       │技术       │(3)大功率 │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    │
│    │      │       │(3)大型铝合金车 │重载机车  │车网络控制系统、现场接│    │
│    │      │       │体总成技术    │      │触焊轨车、转向架等。 │    │
│    │      │       │(4)直线电机与系 │      │           │    │
│    │      │       │统控制技术    │      │           │    │
│    ├──────┼───────┼─────────┼──────┼───────────┼────┤
│    │8、新型环保 │污染物生物控制│(1)高效生物反应 │(1)大型火 │生活垃圾发电装置、城市│ 500  │
│    │装备关键技术│、光催化氧化和│器技术      │电机组脱硫脱│污水处理装置、高浓度难│    │
│    │研发与产业化│有毒物处理与控│(2)脱氮除磷和高 │硝装置   │降解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
│    │      │制技术    │效过滤技术    │(2)大型自 │水煤浆气化关键泵、火电│    │
│    │      │       │(3)200MW及以上燃│动化监测仪器│厂大型风机、数字高精度│    │
│    │      │       │煤机组烟气脱硫除尘│      │环境监测仪器等。   │    │
│    │      │       │技术       │      │           │    │
│    │      │       │(4)垃圾焚烧发电 │      │           │    │
│    │      │       │技术       │      │           │    │
│    │      │       │(5)膜分离技术  │      │           │    │
│    ├──────┼───────┼─────────┼──────┼───────────┼────┤
│    │9、汽车及关 │(1)智能汽车 │(1)涡轮增压直接 │(1)具有自 │高性能环保型发动机、汽│ 500  │
│    │键零部件研发│技术     │喷射技术(TDI)  │主知识产权的│车电子总成(ECU)、具 │    │
│    │与产业化  │(2)氢燃料汽 │(2)车轮转速传感 │汽车整车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整│    │
│    │      │车关键技术  │器        │(2)符合欧I│车、铝合金车身、汽车用│    │
│    │      │(3)汽车开发 │(3)气缸节能技术 │V标准的汽车 │ADI曲轴、轿车底盘、汽 │    │
│    │      │先进技术   │(4)电子制动力分 │发动机   │车齿轮、汽车轴承、钢帘│    │
│    │      │       │配系统      │(3)汽车电 │线、汽车轮毂、汽车防抱│    │
│    │      │       │(5)高精度电子控 │子总成系统 │死制动系统、电动助力转│    │
│    │      │       │制技术      │      │向系统、汽车防撞雷达系│    │
│    │      │       │(6)高速DSP数字信│      │统、汽车卫星导航系统。│    │
│    │      │       │号处理技术    │      │           │    │
├────┼──────┼───────┼─────────┼──────┼───────────┼────┤
│三、新材│10、高性能功│功能高分子材料│(1)高性能纤维材 │(1)碳纤维 │氨纶纤维、超高强聚乙烯│ 800  │
│料及应用│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料工业制备及复合技│及高端应用产│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    │
│    │研发与产业化│用技术    │术        │品     │有机硅聚合物、硅橡胶、│    │
│    │      │       │(2)有机硅单体规 │(2)有机硅 │硅树脂、医用硅材料等有│    │
│    │      │       │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及高端应用产│机硅材料,聚乳酸、氢氟│    │
│    │      │       │(3)有机氟高分子 │品     │酸、氟制冷剂、氟中间体│    │
│    │      │       │材料工业制备技术 │(3)芳纶纤 │、氟应用产品等氟材料。│    │
│    │      │       │         │维     │           │    │
│    ├──────┼───────┼─────────┼──────┼───────────┼────┤
│    │11、高性能金│(1)新一代钢 │(1)高纯净钢冶炼 │(1)大跨径 │高强度小方坯钢、轿车用│ 1000 │
│    │属材料研发与│铁材料(超级钢│与连铸技术    │桥梁用缆索 │特钢、特钢棒材、大口径│    │
│    │产业化   │)制造技术  │(2)高强高韧钢工 │(2)轿车用 │无缝钢管、钢帘线、高速│    │
│    │      │(2)高性能低 │业制备技术    │特钢    │工具钢、稀土永磁材料、│    │
│    │      │成本金属材料服│(3)规模生产条件 │(3)高性能 │模具钢、轴承钢、耐指纹│    │
│    │      │役性能预测技术│下铝、镁合金先进成│镁合金   │钢、热连轧高性能复合轧│    │
│    │      │       │形技术      │      │辊、大型特种精密轧辊、│    │
│    │      │       │(4)基于应用的铝 │      │颗粒增强铝基轮毂、铝合│    │
│    │      │       │、镁合金后加工技术│      │金车底盘。      │    │
├────┼──────┼───────┼─────────┼──────┼───────────┼────┤
│四、创新│12、创新药物│(1)药物作用 │(1)化学药和生物 │(1)抗肿瘤 │希普林片、埃他卡林、盐│ 500  │
│药物  │研发与产业化│新靶标模型技术│药分子设计技术  │新药    │酸比格列酮、加替沙星、│    │
│    │      │(2)系统生物 │(2)药物大规模高 │(2)抗病毒 │硫酸依替米星、替莫唑胺│    │
│    │      │技术     │效筛选技术    │新药    │、爱普列特片剂、透皮贴│    │
│    │      │       │(3)物缓释或靶向 │(3)糖尿病 │剂、重组人尿激酶、重组│    │
│    │      │       │给药剂型新技术  │新药    │人胰岛素、人肿瘤坏死因│    │
│    │      │       │(4)中药及中药复 │(4)心脑血 │子、瑞替普酶、异甘草酸│    │
│    │      │       │方作用物质基础确证│管病新药  │美制剂、热毒宁注射液、│    │
│    │      │       │及关键技术    │      │元秦止痛注射液等。  │    │
│    │      │       │(5)创新药物药效 │      │           │    │
│    │      │       │、安评、制剂与质控│      │           │    │
│    │      │       │、中试及生产工艺技│      │           │    │
│    │      │       │术        │      │           │    │
├────┼──────┼───────┼─────────┼──────┼───────────┼────┤
│四、创新│13、新农药与│(1)先导发现 │(1)含氮杂环化合 │(1)禽流感 │菊酯类农药、创制杀虫剂│ 100  │
│药物(续│动物疫苗研发│及优化高效微量│物农药合成筛选技术│灭活疫苗  │呋喃虫酰肼JS118、仿生 │    │
│)   │与产业化  │筛选与虚拟筛选│(2)农药生物合理 │(2)倍速菊 │农药杀螟丹与杀虫环、阿│    │
│    │      │技术     │分子设计技术   │酯类农药  │维菌素微胶囊、高效生物│    │
│    │      │(2)农药化学 │(3)植物源和微生 │(3)呋喃虫 │杀菌、杀虫剂、植物源生│    │
│    │      │与生物信息技术│物源杀虫抑菌物质提│酰肼杀虫剂 │物农药、农用激素产品、│    │
│    │      │(3)反向疫苗 │取纯化与仿生合成技│(4)预防多 │兽用疫苗、猪链球菌灭活│    │
│    │      │技术     │术        │种疫病的活载│疫苗、农药新剂型。  │    │
│    │      │       │(4)绿色农药制剂 │体联苗   │           │    │
│    │      │       │,抗原筛选、浓缩、│      │           │    │
│    │      │       │联合乳化等技术  │      │           │    │
│    │      │       │(5)菌种与病毒筛 │      │           │    │
│    │      │       │选技术      │      │           │    │
│    │      │       │(6)微生物高效发 │      │           │    │
│    │      │       │酵工程菌技术   │      │           │    │
│    │      │       │(7)活载体联苗的 │      │           │    │
│    │      │       │生产工艺技术   │      │           │    │
├────┼──────┼───────┼─────────┼──────┼───────────┼────┤
│五、新能│14、太阳能、│(1)光合成型 │(1)太阳能电池表 │(1)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新一代│ 600  │
│源及节能│风能和生物质│太阳能电池技术│面绒毛制备技术  │级多晶硅  │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太阳│    │
│    │能利用关键技│(2)薄膜电池 │(2)超薄单晶硅片 │(2)高效超 │能热发电系统、兆瓦级光│    │
│    │术及装备研发│技术     │切割技术     │薄太阳能电池│伏并网发电系统、风力发│    │
│    │与产业化  │(3)秸杆生物 │(3)光热、光电系 │(3)2兆瓦及│电重要部件、生物燃料乙│    │
│    │      │转化高效利用技│统转换技术    │以上风力发电│醇、生物柴油、秸秆气化│    │
│    │      │术      │(4)太阳能热发电 │机组    │发电成套装置。    │    │
│    │      │       │系统技术     │(4)兆瓦级 │           │    │
│    │      │       │(5)大规模储能和 │秸秆气化发电│           │    │
│    │      │       │输电并网技术   │成套装置  │           │    │
│    │      │       │(6)兆瓦级变桨变 │      │           │    │
│    │      │       │速型、大齿轮直驱型│      │           │    │
│    │      │       │风力发电及机组总成│      │           │    │
│    │      │       │技术       │      │           │    │
│    │      │       │(7)风轮、电机设 │      │           │    │
│    │      │       │计制造技术    │      │           │    │
│    │      │       │(8)太阳能综合利 │      │           │    │
│    │      │       │用与风力发电耦合技│      │           │    │
│    │      │       │术        │      │           │    │
│    │      │       │(9)秸秆高效生产 │      │           │    │
│    │      │       │燃料乙醇技术   │      │           │    │
│    │      │       │(10)生物质沼气、│      │           │    │
│    │      │       │燃气发电关键技术 │      │           │    │
│    ├──────┼───────┼─────────┼──────┼───────────┼────┤
│    │15、新型动力│氢燃料电池基础│(1)低成本、高功 │(1)动力汽 │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500  │
│    │电池研发与产│关键部件制备和│率、长寿命电池关键│车用镍氢电池│胶体电池、动力电池电源│    │
│    │业化    │电堆集成技术 │材料(电极、电解质│(2)燃料电 │管理系统、大容量储能设│    │
│    │      │       │、隔膜等)技术  │池     │备。         │    │
│    │      │       │(2)氢制备、氢输 │      │           │    │
│    │      │       │送、氢储存技术  │      │           │    │
│    │      │       │(3)质子膜、直接 │      │           │    │
│    │      │       │甲醇等氢利用燃料电│      │           │    │
│    │      │       │池关键部件研制及系│      │           │    │
│    │      │       │统集成技术    │      │           │    │
│    ├──────┼───────┼─────────┼──────┼───────────┼────┤
│    │16、新型输变│(1)互联大电 │(1)特高压交流、 │(1)数字化 │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 │ 300  │
│    │电设备研发与│网安全控制技术│直流输电技术   │综合变电站系│压器、数字化电站全系列│    │
│    │产业化   │(2)人工智能 │(2)在线监测及智 │统     │产品、数字断路器、高压│    │
│    │      │与模糊控制技术│能控制技术    │(2)特高压 │气体绝缘开关、无功补偿│    │
│    │      │(3)电力储存 │(3)广域测量与实 │输变电系统与│装置、光电互感器、电流│    │
│    │      │技术     │时仿真技术    │设备    │传感器、电控与光控晶闸│    │
│    │      │       │(4)智能配电技术 │      │管、特种电线电缆、高压│    │
│    │      │       │         │      │复合绝缘子。     │    │
│    ├──────┼───────┼─────────┼──────┼───────────┼────┤
│    │17、节能技术│(1)高效节能 │(1)洁净煤技术  │(1)重型燃 │高亮度半导体照明器件、│ 200  │
│    │与装备研发与│与分布式供能技│(2)长寿命大功率 │气轮机   │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及 │    │
│    │产业化   │术      │半导体照明技术  │(2)1-5瓦全│与先进照明灯具的集成产│    │
│    │      │(2)三基色大 │(3)高压变频调速 │彩色半导体发│品、中低热值气体多联供│    │
│    │      │功率半导体照明│电机节能技术   │光管    │装置、构件及空调设备、│    │
│    │      │芯片集成封装技│(4)工业窑炉高温 │      │高效热交换器、热泵技术│    │
│    │      │术      │空气燃烧技术(HTAC│      │应用装置、节能型电器、│    │
│    │      │       │)        │      │高能耗(冶金、锻炼、化│    │
│    │      │       │(5)太阳能利用与 │      │工)等行业综合优化节能│    │
│    │      │       │建筑一体化技术  │      │系统及装备。     │    │
│    │      │       │(6)工业节能系统 │      │           │    │
│    │      │       │技术       │      │           │    │
├────┼──────┼───────┼─────────┼──────┼───────────┼────┤
│六、现代│18、优质水稻│(1)重要功能 │(1)优质、专用、 │(1)优质品 │优质超高产抗逆水稻新品│ 100  │
│农业  │新品种育繁及│基因的分离、克│抗逆新品种育繁技术│牌稻米   │种、优质品牌稻米、高质│    │
│    │稻米深加工产│隆技术    │(2)精确定量化栽 │(2)高质量 │量的米蛋白、大米微粒淀│    │
│    │品研发与产业│(2)分子标记 │培技术      │的稻米功能产│粉、高附加值的稻米功能│    │
│    │化     │辅助选择与转基│(3)高纯度米蛋白 │品     │产品。        │    │
│    │      │因育种技术  │分离提取、大米微粒│      │           │    │
│    │      │(3)稻米有效 │化淀粉、膳食纤维加│      │           │    │
│    │      │成分的高效生物│工技术      │      │           │    │
│    │      │提取技术   │(4)米糠油、饮料 │      │           │    │
│    │      │       │等稻米深加工关键技│      │           │    │
│    │      │       │术        │      │           │    │
│    ├──────┼───────┼─────────┼──────┼───────────┼────┤
│    │19、特色蔬菜│(1)目标基因 │(1)园艺新品种育 │(1)名特优 │园艺新产品,高档功能型│ 300  │
│    │等园艺新品种│育种技术   │繁技术      │新蔬菜、花卉│园艺产品及加工品,多样│    │
│    │选育加工研究│(2)生物活性 │(2)园艺作物穴盘 │、果树、茶叶│化优质特色园艺产品,特│    │
│    │及产业化  │物质提取技术 │育苗及容器生产技术│新品种   │色果酒,生物医学制品,│    │
│    │      │(3)小孢子培 │(3)园艺产品冷藏 │(2)大蒜油 │色相好、花期长的花卉品│    │
│    │      │养育种技术  │气调保鲜技术   │、洋葱油、茶│种,耐瘠薄、耐盐碱苗木│    │
│    │      │(4)花卉生产 │(4)名优茶机械化 │多酚、超微粉│,高性能茶叶采摘机械,│    │
│    │      │发育定量描述、│采摘及深加工技术 │茶、高档果酒│结构优化的栽培设施。 │    │
│    │      │预测和控制技术│(5)目标观赏性状 │、鲜榨果汁等│           │    │
│    │      │       │促控栽培技术   │加工产品  │           │    │
│    │      │       │(6)蔬菜连作障碍 │      │           │    │
│    │      │       │克服与防治技术  │      │           │    │
│    │      │       │(7)园艺作物设施 │      │           │    │
│    │      │       │栽培技术     │      │           │    │
│    ├──────┼───────┼─────────┼──────┼───────────┼────┤
│    │20、现代奶业│(1)分子辅助 │(1)奶牛连续超排 │(1)功能型 │优质高产奶牛,功能型高│ 100  │
│    │和特色畜禽深│选育技术   │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高档乳品新产│档乳品新产品,优质瘦肉│    │
│    │加工产品研发│(2)新型酶制 │(2)优质瘦肉型猪 │品     │猪,优质肉用山羊,优质│    │
│    │与产业化  │剂的分离纯化技│新品种繁育技术  │(2)优质瘦 │安全冷却肉,传统风味风│    │
│    │      │术      │(3)优质肉用山羊 │肉型猪新品种│禽类、板鸭、火腿等特色│    │
│    │      │(3)高效微生 │、苏禽黄鸡、高邮鸭│      │产品,奶制品、畜禽肉制│    │
│    │      │物发酵技术  │等畜禽新品种繁育技│      │品加工机械设备。   │    │
│    │      │       │术        │      │           │    │
│    │      │       │(4)畜禽高效养殖 │      │           │    │
│    │      │       │、环境控制及综合利│      │           │    │
│    │      │       │用关键技术    │      │           │    │
│    │      │       │(5)功能型高档乳 │      │           │    │
│    │      │       │品现代发酵工程技术│      │           │    │
│    │      │       │(6)优质安全冷却 │      │           │    │
│    │      │       │肉、传统特色畜禽制│      │           │    │
│    │      │       │品的现代化加工技术│      │           │    │
│    │      │       │(7)奶制品、畜禽 │      │           │    │
│    │      │       │肉制品加工工艺和设│      │           │    │
│    │      │       │备关键技术    │      │           │    │
│    ├──────┼───────┼─────────┼──────┼───────────┼────┤
│    │21、海洋优质│(1)无配生殖 │(1)紫菜、半滑舌 │(1)半滑舌 │半滑舌鳎、名特优贝类新│ 100  │
│    │水产品高效养│、生化标记辅助│鳎、贝类等名特优水│鳎商品鱼  │产品、无贝壳育苗紫菜新│    │
│    │殖和深加工产│技术     │产品高效生态养殖技│(2)名特优 │品种,紫菜蛋白、紫菜多│    │
│    │品研发与产业│(2)半滑舌鳎 │术        │贝类新产品 │糖、紫菜降血压多肽等药│    │
│    │化     │全雌繁育技术 │(2)养殖环境实时 │(3)海洋药 │用和保健用产品,紫菜加│    │
│    │      │(3)紫菜、海 │监测技术     │物和功能产品│工和新增异物检出装置等│    │
│    │      │带活性成分的高│(3)海带、紫菜、 │      │系列机械产品,养殖环境│    │
│    │      │效生物提取技术│贝类等海产品深加工│      │实时监测设备。    │    │
│    │      │(4)自动化精 │技术       │      │           │    │
│    │      │确养殖技术  │(4)紫菜收获、加 │      │           │    │
│    │      │       │工、检测设备制造技│      │           │    │
│    │      │       │术        │      │           │    │
│    ├──────┼───────┼─────────┼──────┼───────────┼────┤
│    │22、杨树新品│(1)转基因、 │(1)杨树新品种育 │(1)抗逆速 │杨树新品种,杨树病虫害│ 200  │
│    │种育繁与产业│遗传图谱构建及│繁技术      │生杨树新品种│无公害防治生物制品,阻│    │
│    │化开发   │分子育种技术 │(2)杨树病虫害综 │(2)环保型 │燃、防腐、增强等杨木功│    │
│    │      │(2)无甲醛胶 │合防治及其药械制造│板材制造成套│能化和无甲醛新产品,高│    │
│    │      │的制造技术  │技术       │装备    │效杨树病虫害防治机械设│    │
│    │      │       │(3)阻燃、防腐、 │(3)高附加 │备,新型杨木加工成套装│    │
│    │      │       │改性、低甲醛等杨木│值杨木产品 │备。         │    │
│    │      │       │功能化、无害化处理│(4)新型环 │           │    │
│    │      │       │技术       │保胶    │           │    │
│    │      │       │(4)复合板材加工 │      │           │    │
│    │      │       │及设备关键技术  │      │           │    │
│    ├──────┼───────┼─────────┼──────┼───────────┼────┤
│    │23、蚕桑新品│(1)分子育种 │(1)优良桑树育繁 │(1)雄蚕茧 │产量高、丝质好雄蚕、彩│ 100  │
│    │种育繁和茧丝│技术     │技术       │、彩色茧等特│色茧等特色蚕新品种,抗│    │
│    │绸深加工关键│(2)家蚕生物 │(2)高品质特色蚕 │色家蚕新品种│皱、色泽度牢、无缩水高│    │
│    │技术研发与产│反应器技术  │新品种育繁技术  │(2)抗皱、 │档丝绸新产品及检测设备│    │
│    │业化    │(3)高档丝绸 │(3)催青、微波烘 │色泽度牢、无│,桑椹色素,蚕丝丝胶,│    │
│    │      │的防皱、染整技│茧、缫丝等计算机控│缩水高档丝绸│蚕蛹虫草等珍稀食用菌及│    │
│    │      │术      │制技术      │新产品   │药食用产品,丝蛋白生物│    │
│    │      │(4)丝蛋白生 │(4)蚕蛹虫草工厂 │      │医用产品。      │    │
│    │      │物医用研究技术│化培养技术    │      │           │    │
│    │      │       │(5)高档丝绸的微 │      │           │    │
│    │      │       │纳米生产技术   │      │           │    │
│    │      │       │(6)高档丝绸后整 │      │           │    │
│    │      │       │理技术      │      │           │    │
└────┴──────┴───────┴─────────┴──────┴───────────┴────┘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