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严格财政纪律,加强经费管理。严格经费预算和支出管理,强化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水电、办公、会议、车辆、接待、考察、出国、疗养等经费的管理,有效控制经费支出。
(七)减少办公用品开支,精简会议和公文数量。建立和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制度,耗材实行专人管理、以旧换新、杜绝浪费,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印纸再利用,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笔的使用量。提倡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绿色拜年”方式,逐步淡化贺卡拜年风气,市内禁止用公款印制的贺卡拜年。严格执行会议费用标准和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控制会议数量,压缩会议规模,减少会议资料,降低会议费用。严格执行发文审批程序,精简公文数量,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发。机关和单位内部凡能口头请示、传达的事项,一律不发文。切实加强公款出书出刊管理,压缩印刷费用。结合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办公网络建设,充分使用网络办文办会。
(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节约水电工作。全市各级机关及所属各单位要做好空调、照明、办公设备、饮水机、电梯等用电设备的节电管理。室内自然光能够满足照明要求时不开启照明灯具,杜绝长明灯、无人灯现象。走廊、门厅、通道等场所,白天确需照明时,应设定隔盏灯,使用节能灯,安装自控开关。自觉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空调,提倡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空调,做到无人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办公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电源或设置自动节能状态。三楼以下尽量不使用电梯。在购置电器设备时,优先选购经国家认证的节能产品,按照节能标准,逐步淘汰高耗电设备。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阀和卫生洁具,杜绝跑冒滴漏,坚决消除长流水现象的发生。绿地和景观环境用水要由专人负责,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降低公共用水。
四、制定和完善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组织制定建筑物节约资源标准、办公设备配备标准、耗能产品和设备能效标准、资源消费定额、房产和车辆经费预算支出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节能制度,推进政府机关节约资源工作的开展。各机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出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和制度,真正把我市节约资源工作落到实处,在社会中起到表率作用。要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自身工作特点,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整合和节电、节水、节油、节材、节地为重点,制定节约型机关建设中长期规划,制定机关能源资源使用定额标准,建立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建立完善节约型机关绩效评估制度,建立和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长效机制,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