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油化工机械:实施技术开发与市场并举的战略,一方面着力于现有减速器通井机、钢套等传统产品的提升、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档次;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抓好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以及产业化工作。一是要尽快完善新型抽油机技术,争取在2006年形成产业化生产,到“十一五”末达到年产2000台的生产规模。二是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修井机产品在5年内达到年产200辆的生产规模。三是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抽油连续作业系统,5年内达到销售收入1亿元的规模。通过5年的产品调整,使石油机械产品形成以高端产品为主导、中低档产品为补充的产品格局,使青海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机械生产基地。
(四)重要基础件:以工程机械变速箱、齿轮、汽车零部件、轴承等优势产品为重点,努力培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小部件、大协作,并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基础件生产基地。变速箱要在目前三大系列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增加品种上规模,同时跟踪国家重型汽车发展趋势,开发为重型汽车配套的变速箱。各类齿轮要在稳步扩大民用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军品份额,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产品体系。轴承行业要利用目前拥有的品牌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提高装备水平及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使“4类”滚针轴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同时,开发直线轴承等产品,力争出口创汇。
三、制定振兴措施,明确工作方向
(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装备制造企业要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快科技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内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内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并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
一是对现有技术开发机构进行重组,集中优秀人才,充实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培育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使技术中心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二是要以技术中心为载体,开发一批对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产品和解决一批关键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以科技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突出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重点研究和推广能够推动行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CAD、CAPP应用工程和现代管理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全过程,使产品制造和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广泛应用柔性制造单元(FMI)、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I)等加工技术,全面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