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积极扩大开放,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
——坚持产业结构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通过特种数控机床、工量具、改装车及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等优势产品的快速发展,形成规模经济,以优势产品为龙头,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及产业引导,培育一批“小而专”的协作配套厂,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全面提升青海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二、确定主要任务,实现重点突破
(一)机床:在原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研发作用,大力研究、开发光机电一体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激光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品,开发新型数控化、智能化、复合化、精密化、柔性化装备。重点发展卧式加工中心、激光淬火机床、车铣复合数控机床、适用于民营企业的小型数控机床、铁路专用机床、轧辊车床、花键铣床、汽车专用成套设备、重点工程建设专用机床及国防军工生产专用机床等产品,使产品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
工量具:刀具产品主要依托非标刀具的制造优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氮化钛涂层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加工中心刀具库刀具、轿车专用刀具等。量具产品要根据用户便于操作的需求向数字化发展,使千分尺等产品的数显化率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总产值的6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二)汽车改装及零部件:实施全方位的合作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加速实现与东风公司、中国重型汽车公司等大企业的联合,通过嫁接改造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尽快形成环卫车系列、重中轻特种车系列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建三个改装车生产基地,使汽车改装车成为青海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
汽车零部件: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锻件产品要向精锻件和大型模锻件发展;曲轴产品要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并依托东风集团加大产品配套份额,针对东风集团180工程开发180—200马力发动机曲轴系列产品。另一方面要利用我省铝镁资源优势开发镁铝合金汽车构件,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实施铝合金汽车轮毂项目,扩大为小轿车配套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