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同关注特殊未成年人。一是关注孤残儿童。进一步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做好孤残儿童的抚养、教育、康复等工作;逐步推行家庭寄养,让有条件的孤残儿童回归家庭,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今年全省要组织各方力量为1069名残疾孤儿实施康复手术。二是关注残疾儿童。通过专门的康复医疗机构、特教学校、康复站开展聋哑儿童、脑瘫儿童、智残儿童康复训练。今年全省要为1000名聋哑儿童、500名脑瘫儿童、800名智残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三是关注罪错未成年人。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逐步配齐配强少年法庭法官,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采取社会调查制度;对未成年人罪犯积极实施社区矫治等非监禁刑制度。对未成年人案件确定专人办理,积极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的新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场所的管理,把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积极开展未成年犯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大力开展“净化工程”
(一)大力开展“为了明天--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6月在全省集中开展“为了明天--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今年的维权月要立足社区,整合各级、各类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广泛开展针对社区未成年人的普法行动、关爱行动和自护行动等活动。
(二)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文化建设工程。一是继续做好出版物的审批把关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食粮。加强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工作、尤其要关注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进一步依法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内容审查,严厉查处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努力营造“寓教于乐、寓知于乐、寓学于乐”的绿色网络游戏环境。今年要出版300种宣传爱国主义、家庭美德、权益保护的未成年人读本,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二是推进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动漫游戏原创。鼓励、引导网络游戏研发企业以四川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为内容,大力研发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创民族网络游戏产品。三是积极扶持农村儿童文化设施的建设。深入开展“送书下乡”、“蒲公英计划”、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活动,兴办农村文化设施,努力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积极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积极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自然风景区等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积极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站,为未成年人汲取文化知识提供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