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06年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二)广泛争取社会捐资助学。一是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救助工作。今年将以“希望工程--让农民的孩子人人有书读”为目标,秉承“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促进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社会教育、科技、文化、福利事业发展”的宗旨,争取各方支持,加大吸纳社会资源的力度,拓宽济困助学资金的来源,全省力争筹集“希望工程”公益资金300万元用于资助、帮扶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二是大力开展扶残助学活动。继续实施“扶残助学”项目和“国家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落实。今年全省要资助600名适龄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资助1800名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就学;在全省选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分别在小金县、仪陇县和资阳市雁江区增设盲童班,努力为更多的残疾儿童提供上学条件。三是广泛开展济困助学活动。筹集专项资金50万元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基金,帮扶“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开展“春蕾桥”、“助困桥”等活动,争取帮助贫困家庭面临辍学的5000名女童入学。

  二、大力开展“关爱工程”

  (一)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充分发挥管理教育“留守学生”的主导作用,将农村“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规划。今年要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9项制度,即情况登记制度、监护人联系制度、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入学升学指导制度、个别援助制度、沟通交流制度、寄宿优先制度。

  (二)深入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一是启动四川省大学生志愿者“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将参与“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大学生志愿者覆盖到全省20个县(市、区)、400个乡(镇)。今年是“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启动年,拟新招募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派遣到10个左右符合条件的试点县专门从事为期1-2年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二是实施四川青年志愿者“十百万”接力行动。从2006年开始,每年动员招募10万青年志愿者直接为300万“留守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由各市(州)团委牵头,从乡(镇)、县(市、区)到市(州)逐级发动、层层动员,在学校、机关、医院等企事业单位招募一批年轻、文化高、素质好、热心“留守学生”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经过培训后派遣到当地有“留守学生”的乡镇,为“留守学生”直接提供关爱服务。三是开展“手拉手”活动。广泛组织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青年经济人物、杰出青年卫士、“五老”志愿者等各界代表与“留守学生”开展“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